东明县: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推广效果突出

作者:菏泽农机化信息网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11月01日

  近年来,东明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农机局的精心指导下,始终坚持把玉米收获暨保护性耕作机械化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来抓,高度统一思想,切实加强领导,深入宣传发动,不断加大投入,实现了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的大发展。截至目前,全县拥有玉米联合收割机750台,玉米秸秆还田机2400台,深松机300 台,小麦玉米免耕播种机2000余台。全县玉米机收率达到84%,保护性耕作机械作业面积132万亩。2008、2010年度分别被省农机局评为全省保护性耕作先进单位。
 
  坚持示范带动,加大推广力度。该县以让农民“买得起、用得好、有效益”为目的,开展试点示范,做到以点带面,达到“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目的。重点是充分调动乡镇积极性。对乡镇每举办一次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现场会给予1000元的补贴;对各乡镇按照标准建设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示范园,并完成规定技术环节作业面积的分别给予3000---5000元的奖励。目前,全县已建立县级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示范园2处,乡级12处,40个村级示范点,园区总面积17000亩。举办各种类型、不同层次的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现场会、演示会30余次。2011年,带动全县完成玉米机收42万亩,秸秆还田49万亩,土地深松15万亩,小麦免耕播种26万亩。
 
  坚持服务促动,加强宣传培训。为确保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大面积普及应用,该县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培训工作。一是广泛宣传发动。充分利用电视、宣传车、明白纸等宣传载体,共组织电视宣传十余次,出动宣传车30余台次,印发各类宣传材料3万余份,举办现场会、演示会30余次,提高了广大农民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认识程度和应用积极性。二是开展现场演示推广活动。近年来,该县共举办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演示及其新机具、新技术展示专题现场会、巡回演示活动20多场(次),参观观摩的干部群众1000多人(次)。三是开展技术培训活动,充分发挥农机校的资源优势,利用科技下乡、阳光工程和农机驾驶员培训,对农机手进行全面、系统的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培训。累计培训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人员和农民3万余人次。通过培训,机手的操作能力有了普遍的提高。
 
  坚持政府推动,健全组织体系。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该县县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县长任组长,县农机、农业、财政等部门和乡镇负责人为成员的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加大财政投入。该县财政每年都拿出专项资金用于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工作。近年来,累计出资50万元用于购机和作业费补贴;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保护性耕作机械实行重点补贴、优先补贴,做到应补尽补。实施农机补贴政策以来,全县用于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的补贴资金达到3100万元,占全部补贴资金的70%以上。三是严格督导考核。该县制定了《东明县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工作考核办法》,将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目标任务分解到乡镇,作为农业的重点工作进行考核;对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规模化作业前三名给予一定数额的奖励,后三名不得评为有关农机化各项工作先进单位,负责人不得评为先进个人,以此激励并推动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的发展。

新闻来源地址:

手机看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