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沂市玉米生产机械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继夏季完成玉米机播28.7万亩,机播率达到82%后,秋季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工作再创新业绩,全市投入玉米联合收获机513台、玉米秸秆还田机780台(含玉米收获机所带还田机),完成玉米机收25.3万亩,机收率达到72.3%,完成玉米秸秆机械化还田26.2万亩,秸秆还田率达到74.8%,实现历史性突破。
一、强有力的宣传教育提高了农民认识,为推进玉米生产机械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从年初开始,围绕玉米生产机械化,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扩大宣传的深度、广度和覆盖面,使玉米生产机械化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一年来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宣传55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0余张,悬挂条幅、横幅3000余幅,举办玉米生产机械化现场会、演示会25期,使广大农民群众深刻认识到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的意义、作用以及带来的好处实惠等等,加深了对玉米生产机械化的了解和理解,增强了与农机部门配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今年玉米生产机械化工作推进更加流畅、高效。
二、积极的财政投入调动了社会发展热情,为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创造了有利条件。今年该市拿出32万元资金用于玉米生产机械化工作,并充分整合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推进县项目、农机科技入户项目及玉米种植与收获机械化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县建设项目资金,对农民购置玉米生产机械、开展玉米机播、机收及秸秆还田作业给予补贴、补助,截至11月1日,全市已落实玉米生产机械购置补贴资金80.7万元,落实生产补贴55万元,有力调动了社会各界投入发展玉米生产机械化的热情,全市新增玉米播种机241台(含不享受补贴机具)、联合收获机67台(含不享受补贴机具)、秸秆还田机89台(含玉米收获机自带还田机)。
三、逐步完善的技术方案保证了生产适用性,为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打下了坚实基础。根据不同的玉米品种、土壤性状及水利设施情况,加强农机、农艺方面的融合,不断探索总结具有较强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技术规程,整理形成了具有该市特色的玉米机播、机收、机械化秸秆还田方面的技术路线,在群众中进行普及推广,有力促进了玉米机械化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应用,保证了作业质量和效果,加速了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进程。
四、持续的行政推动凝聚了发展合力,为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注入强大动力。新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抓好玉米生产机械化工作,在《新沂市“十二五”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实现玉米生产机械化的时间表,明确表示要将发展玉米生产机械化作为农业农村工作重点给予扶持。2011、2012年先后下发了《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农机局〈关于加快发展玉米生产机械化的意见〉的通知》、《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实现玉米生产机械化的通知》,进一步分解细化了各镇、各单位的年度目标、工作要求和考核措施,强化了行政推动力度。市财政、农委、水利、农开、农机部门及各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徐州市及新沂市委、市政府的文件精神,密切配合,相互协作,发挥好职能作用,积极搞好机具引进试验示范、技术规范研究制定、落实机具补贴及生产补助、建立玉米生产机械化示范区、培训生产主体等工作,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为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凝聚了合力,加快了工作节奏。
五、全面细致的服务措施提升了玉米生产机械的使用效能,为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提供了扎实保障。一是大力举办玉米机播、机收、秸秆还田技术培训班,普及推广玉米生产新技术、新机具,努力提高机手和农民的生产技能,增强安全作业意识,提升规范化、标准化作业水平,今年共举办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培训班15期,培训机手700余人次;二是加强机具检修保养,提高机具性能状态。在春耕春种、夏收夏种、秋收秋种期间组织15名技术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生产现场及各农机合作社,为机手高质量做好机具维修调试工作,保证机具的安全性能,可以满负荷投入农田作业。在作业结束后,指导机手开展机具入库保养,提高机具使用寿命,增加使用效益;三是玉米播种、收获、秸秆还田期间,抽调技术人员进行巡回服务,指导机手按照技术规程要求开展作业,提高作业质量和效果,并落实好现场培训指导、机具维修调试、油料配件供应、信息咨询指导等服务工作,解决机手生产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农田作业。
六、快速发展的农机服务组织迸发了旺盛的生命力,为玉米生产机械化深入发展增添了活力。当前该市农机合作社快速发展并迅速壮大,拥有数量已经达到55家,其中主营及兼营玉米生产机械化服务的农机合作社达到34家,拥有大中型拖拉机355台、各类玉米播种机480台、收获机315台、玉米秸秆还田365台(含玉米收获机自带),技术人员及机手984人。为适应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要求,他们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效能,积极与镇村领导联系,开展订单作业和一条龙服务,及早落实好机播、机植保、机收及秸秆还田作业合同,为全年工作开展争取主动。在农忙开始后,按时组织机具及人员到合作地点,开展统一划定作业区域、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收费价格、统一食宿安排、统一组织管理、统一资金拨付的“六统一”社会化、市场化作业服务,不但提高了机具的组织化程度和服务准确度,而且降低了作业成本,提升了作业质量和标准,受到了农民的普遍欢迎。今年各农机合作社共完成机播18.5万亩、机收15.4万亩、秸秆机械化还田17.7万亩,分别占全市总机播、机收、秸秆还田面积的64.4%、60.9%和67.5%,成为玉米机械化服务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