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安渠12000元,陈永波9600元……”10月31日上午,招远市金海农机专业合作社会议室里欢乐如潮,社长马金海正兴高采烈地为社员发放三秋农机作业“红包”,社员们的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欢歌笑语经久不息。
积极加入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集约化、规模化、社会化农机作业,是招远市众多农机手的追求和选择。在寻求土地产出效益最大化、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上,单兵作战的农机手相对实力雄厚的农机社,相形见绌。“俺入社前,农忙时有太多的活干不过来,心里那个急啊,恨不得自己像孙悟空一样会分身术;农闲时,机器长时间搁置,俺不能在家闲着,只好出去找点临时的活干干,心里挺窝火的。”社员杨安渠说,“入社后,合作社统一调度,俺一年四季都能驾着农机干活。这不,三秋农机作业不到一个月,俺就领了12000元,看来入社真是入对了!”
农机合作社拥有各种各样的农业机械,随着承包、租赁、流转土地的增多,农机社效益越来越好,实力不断壮大,因而吸引了更多的农机手入社。“开着汽车来上班,驾着农机下田地”成了招远市“80后”年轻一代农机手的“时尚”。早晨开着小汽车到合作社,换上工作服,按照社里的统一安排,驾着农机下地干活;傍晚收工后,开着小汽车回家,日子过得蛮潇洒。“俺现在一年收入大约在6万元左右,一点也不比在企业上班的工人差。在合作社上班,俺找到了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舞台,俺觉得这份工作挺体面,生活挺有品位!”开着小汽车到金海农机合作社上班的陈永波,拿着三秋农机作业“红包”自豪地说。
朗朗笑声在金海农机合作社久久回荡。杨安渠、陈永波喜领三秋农机作业“红包”,仅是今秋招远市农机合作社社员赚了个盆满钵溢的缩影。依托农机合作社,招远市农机手正迈着坚定的步伐,在发家致富的星光大道上阔步向前。(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