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秋,枣庄市农机部门主要推广应用了玉米收获秸秆还田、小麦免耕播种、深松整地等保护性耕作及花生、马铃薯收获机械化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玉米收获秸秆粉碎还田机械化技术。各级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玉米机收秸秆还田的工作部署,以实施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奖(补)为抓手,加强机械调度,优化农机服务,全市玉米机收秸秆还田作业面积达到180万亩,机收秸秆还田率达到80%,比去年提高13个百分点,圆满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工作任务。
二是保护性耕作技术。继续开展保护性耕作“大培训,大推广,大普及”活动,大力推广普及小麦免耕播种、深松整地等保护性耕作技术。通过积极争取,全省唯一的农业部保护性耕作示范区建设项目落户我市峄城区,项目资金300万元。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大力发展保护性耕作机械,全市新增小麦免耕播种机285台,深松机械26台。按照农机农艺融合的要求,强化了对保护性耕作驾驶操作人员的培训,大力推行玉米机收—秸秆还田—机械深松—小麦免耕播种“一条龙”作业模式,保证作业质量。全市共完成保护性耕作作业面积81.19万亩。
三是花生、马铃薯收获机械化技术。本着“突出特色、先易后难、先急后缓、加快推进”的原则,重点推进花生、马铃薯等经济作物种植、收获机械化。积极开展好了机械引进、示范基地建设等工作,市及部分区(市)召开了花生机收现场会、观摩会,提高了广大农民的认识,通过示范带动,增强了他们实施花生机收技术的积极性,全市花生机播面积稳步增长,收获面积超过3万亩;在全市积极开展了马铃薯示范推广工作,在滕州市实施了省级薯类收获创新示范项目,推广应用高性能薯类收获、带芽播种等机械。全市马铃薯播种机达185台,收获机1277台;马铃薯机收率达到42.8%,滕州市马铃薯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70%。(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