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就是好,从此不再‘三弯腰’。”日前,记者在庙宇镇看到,油菜精量直播种机忙碌地在田间地头进行秋播,翻过的土地整齐划一,油菜种子被均匀的播撒在田里。
记者从县农机局获悉,今年我县共推广各类农机具874台,其中耕整机499台,培旋一体机299台,联合收割机4台,拖拉机1台,水稻精量穴直播机2台,油菜直播机1台,插秧机5台,其它机械63台,落实农机购置补贴123万元,带动农民投入700余万元;完成机耕24.3千公顷;完成机插面积1.4千公顷;实现机收1.47千公顷,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29%,比去年增加3个百分点。
“今年我们还分别从湖南、湖北引进2台水稻精量穴直播机和1台油菜精量直播种机,在庙宇镇长梁村召开了现场演示会,效果非常好。通过广范的宣传发动、大量的技术培训指导,全年全面完成水稻机插秧2万亩。8月下旬至10月下旬,在福田、官渡、庙宇等乡镇开展水稻机械化收割,共完成机收2.1万亩,为农户节约成本600多万元。”农机局局长王国平介绍。
据了解,近几年县农机局还大力扶持农民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以农机合作社为龙头,引导农业发展机械化生产和经营,已累计建成农机专业合作社15家,主要用于农作物种植、收获、加工、机修、销售等环节,为服务全县农业生产、提高机械化水平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也为我县农业机械化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庙宇镇龙骨坡农机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素有“巫山粮仓”之称的庙宇镇万亩良田的优势,大力发展耕、种、收等农业机械化,全社共拥有大型拖拉机5台、旋耕机5台、农田开沟机2台、田园管理机3台、土豆种植收获机2台、插秧机14台、联合收割机2台,油菜直播机1台,水稻精量穴直播机2台,有1000多农户成为入社会员,能够解决5000多亩良田耕、种、收一条龙服务。
“我县农业机械化良好的发展势头和农民朋友空前的热情,将全力助推农业机械实现大发展、大繁荣、大腾飞。”王国平对未来很有信心。
看农具 话变迁
用于收稻的第一代农具——擦子,盛行于6、70年代;
用于收稻的第二代农具——板桶,盛行于8、90年代;
用于收稻的第三代农机——电动收割机,盛行于2000年;
用于收稻的第四代农机——二代电动收割机,盛行于2005年;
用于收稻的第五代农机——联合收割机,盛行于目前;
……
这是一组收割水稻的农机具图片。由此,我们从中可看到农村及农业的发展变化。特别是一、二代几乎接近原始的农具,可以想象那时农民们辛勤劳作的场景,有谁会忘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内涵。
随着时代的变迁,农业机械化逐步向山里延伸。耕、播、收等都可以用机器操作,不仅大大地减轻了农民们的劳动强度,更有效地提高了劳动效率,这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据农机局副局长曾凡鹏介绍,目前,我县农业机械化耕作综合水平还只有29%,到2017年将提高到50%。不久的将来,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将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