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县:农民董文森四千亩水稻全部实行机械化生产

作者:天津人民广播电台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11月13日

  主持人:宁河县宁河镇小月河村农民董文森今年种植的四千亩水稻,全部采用机械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科学化管理的新模式,预计水稻总产突破五百万斤大关。来听报道:mp3

  (现场收割机同期声)

  在宁河县宁河镇小月河村农民董文森种植的四千亩水稻收割现场记者看到,金色的田野里洋溢着成熟的气息,随着六台联合收割机的轰鸣声,成片的水稻霎时就变成了一包包稻谷。

  收获现场,正在与县农机发展服务中心技术人员一起察看水稻收割的董文森高兴地说:“我今年承包了四千多亩地,种的全部是水稻,今年风调雨顺喜获丰收,预计(每亩)产量在一千三百斤以上,如果今年价格要高的话会有很好的效益。”

  土生土长的董文森是一位种地的行家里手,三年前他承包了本县廉庄乡和大北镇的四千亩耕地,全部种植水稻,并连年喜获大丰收。董文森告诉记者,连年的水稻高产丰收,都得益于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现在正是秋收大忙季节,买了四台收割机,外边雇两台,全部下地开机收割,预计在十天左右全部收割完毕,做到颗粒归仓。”

  几年来,董文森实实在在地尝到了农业机械化生产的甜头,他自己还成立了农机合作社,现在拥有的二十六台套大小农机具全部享受了国家农机政策补贴。董文森指着旁边的收割机向记者介绍说:“这个机子是百分之五十的补贴,最低的是(百分之)三十的,像我买的机子,像收割机、插秧机都是(百分之)五十的补贴,受益了。”

  据了解,今年董文森的农机合作社在做好自己四千亩土地机种、机收的同时,还为本县及周边地区种植户提供农机服务。

  宁河县农机发展服务中心管理科科长郭相志告诉记者:“这个合作社每年作业面积可以达到两万亩以上,在水稻种植过程中从平地、育秧、插秧和收割全部实现了机械化,既降低了成本,还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以上是天津区县联盟广播宁河台记者宋树刚报道的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