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县农机局紧紧围绕建设全国保护性耕作续建示范县项目,立足全县农业发展规划,多措并举,扎实工作,积极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新技术,全县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19.6万亩。
积极争取,获得多方支持。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我县是一项新的技术,为了切实将这项工作干好,县局将努力争取省、市农机部门的技术支持,同时积极争取市、县财政扶持。发挥国家政策资金的拉动作用,利用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重点推广保护性耕作机械,保证项目实施工作顺利开展。今年省局推广站窦乐智副站长、山东农业大学和省农业厅技术站的专家两次来我县保护性耕作示范区观看小麦长势情况,并参加了实地测产工作。
加强领导,完善保障措施。成立了保护性耕作领导小组、项目实施小组、技术指导小组。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相关科局长和乡镇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该项目的实施和协调工作;以农机局长为组长,相关科局副局长副乡镇长、合作社理事长为副组长,站长、村主任和理事为成员的实施小组,负责该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由农机、农业、合作社专家组成技术指导组,负责技术培训、指导、监督检查和核实作业面积。
广泛宣传,营造舆论氛围。通过发放宣传册、明白纸,送科技下乡,召开现场会等各种渠道进行宣传,积极引进、推广和使用保护性耕作新机具、新技术,让广大群众亲眼看到新耕作模式的好处,争取群众的理解与支持,使他们积极参与示范区的建设。5月18日在嘉祥街道李楼村举办了玉米免耕深松多层施肥精播现场演示会,8月12日在疃里镇大张村召开了玉米联合收获、深松现场演示会,10月19日在仲山乡召开了小麦免耕播种现场演示会,演示会提高了农民对保护性耕作的认识,争取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发放科技书籍1000册,宣传资料8000份。
抓好示范,推动项目实施。按照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疃里镇等五个乡镇成立由分管领导牵头,农机站、农技站有关人员参加的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并制定完善的实施方案,乡镇在条件较好的村设立示范点,采取集中示范和分散示范相结合的形式,在农机作业中充分发挥农机服务合作社的职能,加强农机与农艺的结合,统一作业标准。
通力协调,实现共同合作。项目实施中,强化农机农艺融合,规范玉米播种株行距,提高玉米机收水平和作业质量,推广使用(固定道)免耕播种机,提高播种质量和作业效率,真正实现农机农艺融合。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社,推广农机“一条龙”作业法,聘请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指导我县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由农机专业合作社和种子公司、种植专业合作社统一经营,合同管理模式做好保护性耕作项目。项目区实施统一玉米联合机收、统一种子供应、统一化肥供应、统一播种作业、统一田间管理、统一小麦收获的“六统一”方式。 (嘉祥县农机局 张海涛 郭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