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练内功提品质 强化管理谋跨越
常发农装打造“精品农机”工程
面对宏观经济政策持续收紧,国内、外经济形势极其严峻、复杂的大环境下,农机产品的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必将加速农机行业的洗牌进程。常发农装作为新兴而且极具发展潜力的大型骨干农机企业,意识到单纯依靠原来的传统企业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只有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品质升级和装备改造等先进的管理手段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走“精品农机”道路,最终实现企业新的跨越发展。
依托技术创新 驱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技术创新和新品开发是企业拓展市场的源动力,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常发凭借雄厚的技术创新研发能力和先进的制造装备水平,以市场为导向,先后研发出一批引领行业潮流的高品质、高性能、节能降耗的新型农机产品,成为常发新一轮跨越发展的经济增长点。其中,自主研发的9+3挡22-25马力拖拉机底盘填补了国内该挡机型的空白,拥有多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并享受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是目前较为理想的节能环保的小型轮式拖拉机,成为行业发展的新亮点。
为促进拖拉机产业的转型升级,制造高端农业装备,常发已成功开发150马力大型轮式拖拉机,满足东北、西北地区大面积农田作业需求。模块化设计新型变速箱,使用范围广,可满足精准的作业要求,整体开发设计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目前已实现小批量投产和试销,受到了用户的青睐,大幅提升了常发产品档次和市场竞争力,为常发实现新的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实施品质升级战略 打造精品农机
常发历年来非常重视产品质量的提升,几年来,先后聘请了国内外先进企业的质量管理专家,推行目前国内外最具前沿的质量管理理论知识以及技能方法,谋划质量战略,调整质量经营的方针,推进现代科学质量管理方法的有效实施,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开展相关质量活动,促进品质升级战略的有效实施。
公司长期贯彻“用一流的员工、一流的技术生产一流的产品”的质量理念,深入开展提高全员质量意识、企业质量价值观的质量文化建设,强化员工技能和素质培养,储备培养人才梯队。企业除严格进行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控制外,还导入了TS16949质量体系,按汽车行业的标准要求提升产品质量,从而确保一流的工序质量制造一流的产品质量。并将产品质量延伸到供应源头,贯彻“质量优先、量化管理、整合优化、双赢共进”的供应配套方针,对核心关键件首家推行“一元化”配套创新,实施配件国内最优化,为常发打造“精品农机”提供有力支持。
加大技术改造 提升产品质保能力
常发提出“用一流的工艺装备保证产品质量、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制造精品”的理念,每年投入2亿元作为技术改造、提高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和提升工艺制造水平,加快产品更新换代,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满足“多品种、小批量”的市场需求,更好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高了拖拉机、发动机零部件制造精度,实现了拖拉机变速箱体、后桥壳体、半轴套管、前驱动桥总成,发动机机体、缸盖、曲轴等关键零部件的自制,充分保证了产品性能和质量,同时增强了企业对市场需求调整的应变能力。
除了加大对生产装备的技术改造外,还重视对公司理化检验能力提升和产品检测水平升级,公司成立了理化检验中心,实现了资源共享和有效控制产品质量的作用;投资超亿元设置了独立的检测中心,对拖拉机、发动机的动力性能、经济性能、噪声、振动、气体、颗粒排放、超低温起动、可靠性等进行检测试验。这些都为常发农机打造“精品农机”工程奠定了坚实的质量基础。
实施精益生产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常发充分发挥技术改造带来的作用,引进了全球先进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SAP/ERP,并成功上线运行,实施精益生产、模块化管理,加强流程再造,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在精益生产的管理理念指导下,不断加大现场管理、质量提升及人员技能的培训力度,持续地对生产工艺及工装进行改进,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使企业更具竞争力。
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研发为龙头,以质量为基础,不断创新,提升技术和质量,已迅速发展并拥有集轮拖、联合收割机、插秧机、发电机组和柴油机等产品组成的较完整的农机产品链。集团董事长黄小平表示,全力满足用户需求,制造出真正能为全世界农民创造财富的“精品”是企业追求的目标。在未来的发展中,常发人将以不懈的努力,进一步提升常发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力争将常发品牌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著名品牌,把常发打造成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农业装备制造优秀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