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罗县地处宁夏平原北部,总面积2251.6平方公里,人口29万人,现辖7镇6乡,143个行政村,耕地面积82.65万亩。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西部百强县。全县农机监理工作于1998年被国家农业部评为首批“文明监理,优质服务”示范窗口单位,联合收割机跨区机收工作连续三年被农业部评为跨区机收先进集体,2008年被国家农业部和安监总局授予全国首批“平安农机”示范县荣誉称号。2011年被国务院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大县。
优化农机装备结构 机械化作业水平明显提升
近年来,随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全县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截至2011年底,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61.05万千瓦,拖拉机拥有量35426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3563台;联合收割机1404台(比2002年分别增长34.8%、19.1%、498.8%、368%)。农机装备数量的增加和结构的改善促进了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的提高。全县耕整地机械化作业水平已达到98%,播栽机械化水平达到72.2%,收获机械化水平达到75% ,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6.3%,小麦种植、机收水平达到98%,水稻机收水平100%,玉米机械化收获水平达到53%。
狠抓示范园区建设 示范带动能力明显增强
抓项目,促推广。以示范园区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提升园区建设水平,增强示范带动能力,确保了玉米、水稻、保护性耕作等项目的顺利实施。自2009年平罗县被区农牧厅确定为玉米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以来,依托农机服务组织,共示范推广62万亩。经过四年的实施,全县玉米机收水平提高40个百分点,为实现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积极做好玉米移栽机械化生产技术的试验工作,共试验移栽10.7亩,进一步探索新的耕作种植模式,此项工作得到了区农机局领导、专家的高度评价。积极组织实施保护性耕作项目,近年来,共示范推广面积87万亩,为2012年实施农业部《平罗县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项目》打下坚实的基础。
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促进装备优化升级
严监管、重规范,认真组织实施农机购置补贴。2005年至今,累计实施补贴资金6149万元(其中2012年1608万元),补贴各类农业机械7212台,使全县农机资产总值累计增长17031万元,全县农机总动力增加11.8万千瓦;粮食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综合水平增长21%;大型农业机械与机具配套比达到1:4以上,有力地推动了我县农机化事业的发展。
典型引路 农机服务组织建设逐步走上正轨
切实加大对农机服务组织的扶持引导力度,共扶持成立农机服务组织45个,其中农机作业公司4个,农机专业合作社41个。农机化中心积极稳妥地引导农机服务组织参与农村土地流转,建设农机化示范园区,拓宽增收渠道。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开展农机作业“一条龙”服务。2012年全县农机服务组织共流转土地4.85万亩,签订作业订单460份,作业面积132万亩,预计实现纯收入1635万元。抓品牌,树形象,坚持不懈的抓好跨区机收工作。组织跨区机收作业收割机400余台外出作业。据统计,平均单机纯收入3万余元,年创收1200余万元。连续三年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跨区机收先进集体”。
抢抓机遇 农机监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常抓不懈。强化措施,落实责任,深入乡村、农户家中开展农机检审验、入户挂牌、安全宣传工作,加大路检路查力度,多年来没有重特大农机事故发生,农机监理工作连续多年在全区名列前茅。2008年被国家农业部和安监总局授予全国首批“平安农机”示范县荣誉称号。积极争取县政府的支持,与各相关部门做好协调工作,平罗县农机免费管理工作2010年正式启动。2010年以来,共投入免费管理资金198.2万元,全县累计免费检验拖拉机、联合收割机23621台(辆),免费挂换牌9067台(辆),免费审验农机驾驶员17198人次,免费培训考证2326人次,免费发放跨区机收作业证710份。农机免费管理政策的实施,有力的促进了农机“三率”的提高,确保了全县农机安全生产。同时,强化农机质量监督管理,成立全区首家县级农业机械质量投诉站。通过农村综合信息中心和工商部门的12315搭建了农业机械产品质量、农业机械维修质量、农田作业服务质量信息平台,进一步畅通了农机消费投诉举报信息渠道,提高广大农机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标志着我县农业机械质量投诉监督管理工作步入了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轨道。
(平罗县农机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