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鲁区:郭凤斌的生意经

作者:朔州市平鲁区农机推广站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11月20日

    郭凤斌的生意经是平鲁区向阳堡乡东平太村人,2008年被选为“村官”后,他在该村投资建厂房、购机具,把周边分散的农机户组织起来,建成了标准化农机专业合作社。现在,合作社共有35个人、3台大中型拖拉机和玉米联合收割机、12台小型拖拉机和30多台配套农机具,年机耕、机播、机收作业量达到22000多亩,社员纯收入达到2.8万元,而且留转土地1800亩,以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崭露头角。

    玉米全程机械化作业是近年来大力推广的一项农机化新技术,有着广阔的前景,谁拥有了它,谁就会在农业生产中如鱼得水,既服务了乡亲,自己还是经济利益的受益者。但是如何实施

    他针对“山区路窄不畅、地块又小,机具进出难的现状,很难进行连片作业,导致费用高、效率低的情况。为此,他购买了小型双行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3台,解决了这一难题。看着收割机工作的时候,一次吞进二行玉米,而一个个饱满的玉米棒迅速传送到机子上部的“粮仓”;玉米秆随即被粉碎,然后,均匀地平铺在地里,他满意的笑了:“这就是秸杆还田,它既能减少以前焚烧秸杆造成的污染,还能提高土壤肥力,一亩地可以节约25公斤化肥。”  郭凤斌说:去年,当地机收率不足20%。造成机收率偏低的原因,一是农民担心机收玉米损耗大,二是有的老百姓为了省钱,情愿自己辛苦,三是玉米收割推迟十多天,收成也不受影响。“今年的市场确实朝好的方向发展,许多农户主动打电话叫我们收割,而去年是我们找农户。”郑富强欣慰地说,预计今年能收割近万亩,服务范围有40多个行政村、600多家农户。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