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县:大力发展经济作物机械化

作者:张小风 方文霞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11月19日

    2012年,武城县农机部门仍然把经济作物机械化作为农机工作的重中之重,精心谋划,强化措施,加快推进以棉花、辣椒、马铃薯等设施农业为主的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创新发展。

    一是加强宣传培训。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体,宣传推广好推广经济作物机械化普及工作。积极组织科技下乡活动发放科技明白纸,提高农民群众对经济作物机械化的认知程度和接受能力。适时举办马铃薯机械收获演示会、田园管理机(微耕机)演示会,直接面向农民宣传示范新机具的优越性。

    二是注重示范带动。一是选定武城镇前马、郝王庄罗庄为马铃薯经济作物机械化种植示范园,扶持引导“豆民”引进了马铃薯播种机、扶土机、马铃薯打秧机、马铃薯收获机等多种机械,对马铃薯种植全程进行机械化管理。作业效率是人工的7.5-10倍,亩增产可达100公斤。二是扶持甲马营镇丰茂农机专业合作社购进10台新型植保机械,进行服务作业,这十台机器天天外出作业,甚至“连轴转”,人歇机不停,成了广大农民朋友的“新宠”。合作社完成棉花病虫害防治面积达4.6万多亩,即为农民群众提供方便,也为合作社成员增加了收入。三是积极组织企业进行经济作物生产新机具的研制开发。不仅解决了农机推广试验无米下锅的窘境,同时密切了农机部门和企业的关系,树立了我们农机推广的新形象。
 
    三是实施政策倾斜。在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中,把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列为购机补贴重点予以倾斜,引导农民通过各种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目前,全县棉花铺膜机播种机达1271台,棉柴拔除机1673台,电动卷帘1630套,各种温控设备13套,各中薯类机械30台,耕机械650多台,植保机械420多台,为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的快速提升奠定了基础。
 
    四是加快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今年以来,该县农机局狠抓了以电动卷帘机推广为重点的卷帘电动化,以田园管理机推广为重点的耕作机械化,以微滴设备推广为重点的灌溉节水化,以臭氧消毒杀菌为重点的植保无毒化等“四化”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全县设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目前,全县拥有农业科技示范园32个,各类大棚发展到3.5万个,其中蔬菜大棚0.9万个、西瓜大棚0.8万个、食用菌菇房600多个(每个菇房500平方米)。
 
    据统计,全县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23万多亩,其中棉花种植面积21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1万亩,辣椒、花生等种植面积1.2万亩。(张小风  方文霞)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