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好处,郯城县稻区的老百姓都能给你数上一番:“育秧省地、省种,插秧省钱、省人工,收割速度快,效率高。”的确,水稻全程机械化经过近十年的推广,体现出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家有目共睹、耳熟能详。
水稻机械化插秧与抛秧、人工插秧相比,节本增效优势明显,已被越来越多的农民认可和接受。一是节省秧田。机插育秧秧田利用率比常规育秧提高5-10倍,一亩秧田可种植200亩。二是节省水肥药。大田期采用薄水活棵、浅水促蘖、间歇灌溉的灌水方式,可大量节省用水,机插秧采用中小秧苗,其播期比常规育秧适当延迟,错开了条纹叶枯病等病害的高发期,且苗期有一段时间薄膜覆盖,切断了灰飞虱等病虫的侵染途径,使水稻病虫害发病率可比其他栽培方式减少20-30%。三节本省工。一般人工手插秧、收获一亩约需2.5个工日,其中拔秧0.5个工,手工插秧1个工日,收获1个工日,两次午餐60元,最低每亩支出350元,还不算因手工插秧育秧地块大,水、肥、种用量大产生的成本;采用手扶插秧机每亩需0.05个工日,采用高速插秧栽插每亩0.02个工日,分别提高效率20倍和50倍,起苗、运输、机插秧综合节本为每亩70元,重要的是机插秧水稻平均每亩可增产40公斤。经过实践对比,水稻生产机械化可使每亩节本增效350元以上。全县20万亩机插秧水稻节本增效7000万元。
近年来,郯城县把推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来抓,努力加快水稻生产机械化进程。通过抓宣传、抓示范、建基地和增加对水稻生产机械的补贴等措施,促进了水稻插秧机械的快速增长和机插秧面积的扩大。2012年全县水稻插秧机保有量已达到767台,机插秧面积20万亩,机插率达50%;水稻收获机械保有量1300余台,机收率87%。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使广大农民真正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农民切实享受到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带来的实惠。(禚昌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