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下,以往行政行为为主体的农机推广模式已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如何适应新形势,探索农机推广新途径,更加有效地推广农机新机具,加快农机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步伐,是摆在农机管理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问题和现状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机推广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机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就曹县来说:一是乡镇机构改革后,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撤并,与农民和农机手直接接触的基层农机推广组织功能基本丧失,农机推广网络出现断层,致使农机推广组织的职能难以正常发挥。目前,曹县各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已全部撤销,合并为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原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的人、财、物全部划归所在乡镇管理,县农机管理部门无权安排其做具体的农机推广业务,基层农机推广工作很难开展。二是农机新技术信息传播渠道不畅,影响了农机化科技成果传播速度。三是随着国家产业扶持政策的调整和机关事业单位缩编、减员、压缩经费等一系改革,通过市场化运营来解决宣传示范样机和弥补经费不足,成为当前农机推广工作的必然选择。四是农机生产和流通企业通过参与推广活动,宣传推介新产品,进而抢占、拓宽产品营销市场的积极性开始显现出来,为农机推广工作在市场化服务基础上运作提供了较好的环境和条件。因此如何将现有农机社会资源加以整合,创新农机推广体系,实现农机生产、经营和使用者共赢,是值得农机管理部门和推广工作者研究探讨的问题。
二、经验和做法
鉴于上述问题和现状,曹县农机部门借助农机生产企业、销售企业的技术优势,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带动优势,通过农机推广部门的积极协调组织,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共同搞好农机推广工作。农机推广部门的主要职责是确定当地重点推广的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种类,申请推广示范项目,选择示范区域并组织实施,负责组织各类农机化现场会、示范会、研讨会,联合生产企业开展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
一是调动生产企业的积极性。让其享受优先进入本县农机购置补贴目录,优先参加新机具宣传示范现场会展示其产品。积极配合农机推广部门做好新技术、新机具的宣传示范和咨询服务,提供示范宣传样机和相关的选传资料,参加新机具宣传示范现场会。所选企业的产品鉴定手续齐全,性能质量可靠,适合当地农业生产需要。
二是调动销售企业的积极性。让他们享有本县推广机具优先经销、代理权。负责农机化新机具的供应与三包服务,协助推广部门选择现场会地点、参观机手的组织,配合生产企业和推广部门搞好产品宣传。所选经销企业要具备一定的经营规模和“三包”服务能力,运行状态良好、诚信可靠。
三是调动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的积极性。在新机具示范过程中,让他们享有技术培训、三包服务、技术咨询、政策扶持等优先权。能够积极参加农机推广部门组织的各类参观、学习活动和农机新技术、新机具试验示范工作,协助推广部门取得相关实验数据,发挥其带动作用。今年,我们先后联合生产企业,组织本县农机专业合作社的100余名农机手参观学习保护性耕作机具和示范园。回来后,这些机手积极宣传和实践,带动效果非常明显。实践证明,实施“机手带动”战略,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效果就是好。
三、认识与体会
1、农机合作社补充完善了农机推广基层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中的农机大户和农机手对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接受能力强,在广大农机使用者中威信高,带动辐射面大。由他们率先使用新机具,宣传推广效果好,同时他们作为农机推广基层组织的有效延伸,较好地解决了基层农机推广组织断层带来的一些问题,有利于农机推广组织职能的发挥。同时,在试验示范过程中,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农机示范带头户得到重点扶持,形成了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农机新技术加快推广应用的良性循环。
2、协调生产企业有利于新型农机具与动力机械的合理匹配。通过农机推广部门的组织与协调,密切了农机生产企业之间的协作与联合,特别是新型配套机具生产企业与动力生产企业,将农业机械以配套机组的形式进行示范宣传,多层次、全方位地展示产品效能,增强了宣传示范的整体效果。
3、打造生产、销售、购买、使用者的互动平台,丰富了信息传播渠道。由农机推广部门定期组织举行活动,增进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及时发布农机新产品信息,介绍新产品开发研制情况,听取改进意见和建议,了解农业生产市场需求动态,保障了信息传播渠道的畅通,密切了生产企业、经销企业、农机使用者之间的协作关系,有效地解决了农机新产品卖难和难买的问题。
4、将社会农机资源有效整合,发挥整体优势,实现了农机推广、生产、经营和使用者共赢。实现了农机推广公益性与市场化运作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