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临邑县农机局按照省、市农机局部署,将推广普及保护性耕作摆上重要位置,积极寻找“突破口”,大力推广普及,取得显著成效,全县玉米联合收获机达到1134台,免耕播种机保有量达222台, 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发展到19.8万亩。
农机购置补贴打开突破口。在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中,将玉米联合收获、小麦免耕播种机械作为补贴重点,优先进行补贴,今年新增玉米联合收获机216台,小麦免耕播种机47台。几年来,先后在临邑镇、邢侗、德平、临南、翟家建立小麦免耕播种示范基地,培养了一批保护性耕作农机专业带头户,在他们的现身讲演和实际带动下,全县掀起了普及应用保护性耕作的热潮。
现场演示让农民吃下定心丸。“不相信科学不行,免耕播种就是好。它不单单是不用耕不用耙、省种子、省肥料,更重要的是秸秆还田后培肥了地力,使小麦根系发达,秸秆粗壮,且通风透光性好,增强了小麦抗倒伏、抗旱、抗涝等自然灾害的能力。”日前,在小麦免耕播种现场演示会上,邢侗街道农民张维东有些激动的说起来,两年的免耕播种实践让他实实在在尝到甜头。为更好更快地推广免耕播种技术,临邑县农机局通过发放宣传材料,充分利用现场演示会,邀请巨明、道成、郓农等厂家的技术人员现场演示,讲解小麦免耕播种技术,组织技术专家作跟踪服务,委托联合生产企业搞好技术培训,得到了农民的一致好评。
增收节支坚定了农民信心。通过农业专家对邢侗街道三官庙村小麦示范基地进行了跟踪调查得出结论,“通过实施保护性耕作,农民节省机械作业费用30-40元/亩,节约化肥15公斤/亩,节约灌溉用水15%左右,平均增产粮食25公斤/亩,农民每亩增收节支100元左右。”保护性耕作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突破点,得到临邑县多数农民的认可,进一步增强了农民使用免耕播种技术的信心。(王建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