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桓台县秸秆禁烧工作取得了全面成功,各项指标较往年有较大提升。全县35.6万亩玉米实现全面禁烧,其中机械还田面积20.6万亩,秸秆青贮面积6.7万亩,秸秆收贮固化面积7.1万亩,秸秆制沼及其他转化面积1.2万亩。秸秆固化面积比去年翻了一番,秸秆固化、青贮成为了我县秸秆转化利用的重要途径。秸秆禁烧工作加快了由堵向疏转变的步伐,走上了长效化的科学发展之路。今年的秸秆禁烧和转化利用工作在思路、措施和综合效益方面实现了三大转变,在小麦播种方面实现了质的突破,全县整建制实现小麦宽幅播种。
秸秆固化、青贮成为我县秸秆转化利用重要途径。
在全面完成秸秆禁烧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加大对秸秆转化利用企业支持力度。我县秸秆固化、青贮类企业发展迅速,势头强,前景好,为顺利实现玉米秸秆禁烧和转化利用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县委、县政府的政策扶持下,淄博森源秸秆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先后购进了50台秸秆切碎收集机、1台大型青贮机、3台玉米茎穗兼收机。“三秋”期间,秸秆收贮面积达到了10万亩,其中桓台县境内收贮秸秆近7万亩,较往年增加了一倍。加上秸秆青贮、制沼等利用途径,我县近半秸秆被固化、青贮等高效转化方式综合利用。
工作措施更加务实有力,向禁烧长效机制稳步转变。
2012年,我县三秋生产暨秸秆禁烧工作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动手“早”。8月28日,召开了全县三秋生产暨秸秆禁烧工作会议,下发《秸秆禁烧和转化利用工作实施意见》。县秸秆禁烧指挥部于8月31日启动,工作人员全部到岗到位。桓台大众、电视台发布秸秆禁烧通告,开辟专栏,宣传秸秆禁烧工作。二是措施“实”。玉米收获前,全县禁烧工作人员提前到岗,二十四小时驻扎地头。在收获高峰期,县秸秆禁烧指挥部成立“夜巡队”,县领导亲自带队从晚上7时到夜间12时逐镇巡查,确保全县禁烧工作的顺利进展。三是奖补“多”。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一系列文件,加大对秸秆青贮及大型农业机械的补贴力度。今年县财政用于秸秆禁烧和转化利用方面的补贴资金达到1300余万元。同时,争取到上级1130万元农机购置补贴项目资金。截至目前,补贴购置大型拖拉机112台,玉米收获机100台,秸秆还田机41台,旋耕施肥播种机3台,为全县秸秆禁烧工作的顺利进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秸秆禁烧综合效益更加显著,已经转变为推动全县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秸秆转化利用水平的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全县秸秆固化面积7.1万亩,每亩增收175元,增加农民收入1200多万元。秸秆直接还田20.6万亩,每亩节约肥料成本70元,增加农民收入约1400万元。另外,间接经济效益远大于转化利用秸秆的直接收入,如再计算秸秆转化利用增值和粮食增产增收两个部分,农民从秸秆禁烧中获得的实际收益将接近亿元。秸秆全面禁烧目标的实现,进一步改善了城乡的大气环境和生态环境。9月、10月两个月份的大气良好天数明显增加,城乡居民普遍感觉空气质量明显好于往年,加快了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步伐,实现了经济、生态效益的“双赢”。
小麦播种实现质的突破,全县35.6万亩小麦全部实现宽幅精播,奠定明年夏粮丰收基础。
借禁烧之势,发秋种之力。玉米秸秆实现全面禁烧,全县土地腾茬迅速,为小麦宽幅精播技术的推广创造了有利局面。在全面完成秸秆禁烧和转化利用工作之后,县秸秆禁烧指挥部及时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小麦宽幅精播技术的落实和指导上。各镇均建立了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百亩高产创建示范方和十亩高产攻关田。县政府对购置小麦宽幅精播机的,在上级补贴的基础上,每台再补助1000元。全县小麦宽幅精播机保有量发展到近1000台。全县35.6万亩小麦全部实现宽幅精播,目前小麦生长良好,为明年夏粮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