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武县:关于进一步提高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水平的思路与对策

作者:菏泽农机化信息网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11月27日

  玉米是成武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全县年种植面积约在75万亩左右。玉米秸秆作为农作物副产品,可用作肥料、饲料、能源及工业生产的原料,是用之为宝、弃之为害的农业可再生资源。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是实现秸秆商品化、低碳化、循环化的根本途径,也是杜绝秸秆焚烧、减少城乡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避免火灾和其它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对促进农业转型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现状分析

  ㈠ 总量与分布

  玉米在全县13个镇(办事处)都有种植,按每亩产玉米秸秆量600—800公斤计算,全县玉米秸秆总量约为60万吨,占各类农作物秸秆总量的78%,玉米秸秆资源较为丰富。

  ㈡ 利用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玉米秸秆的利用在不同时期各有侧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农机化发展水平较低,玉米秸秆主要进行沤制还田,但因运输量和劳动量较大,致使秸秆利用率很低;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玉米秸秆开始实行直接粉碎还田,但由于北方地区冬春季风大,粉碎后的秸秆常汇集在低洼处,易引发火灾,辅以浅旋覆盖又加大了作业成本,还田效果和效益较差;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农机部门试用高柱犁对玉米秸秆实行整株还田,因其成本低、效果好,很快被广大农民群众接受和认可。进入新世纪以来,玉米秸秆的直接还田和饲草化、能源化、工业化利用技术也有了较快进步和发展。目前成武县玉米秸秆综合利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用作肥料。通过大力推广玉米秸秆整株还田和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大大缩减了作业工序,节约了劳动力,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土壤蓄水抗旱能力,控制了杂草生长,促进了粮食稳产高产。据统计,目前全县共有秸秆还田机623台,年实施玉米秸秆直接还田面积50万亩,还田秸秆48万吨。

  2.用作饲料。近年来,随着秸秆机械化饲草加工技术的推广普及,基本淘汰了秸秆直接饲喂的原始模式,实现了秸秆饲草加工手段多样化。一是秸秆经过切碎氨化,进行青贮或微贮;二是秸秆经过揉碎打捆、压块,制成草粉或颗粒干贮。全县年利用玉米面积5万亩,利用玉米秸秆约2万吨。

  3.用作燃料。农业和农机部门积极引进推广秸秆制作固化燃料和热解气化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秸秆在未经处理状态下直接投入炉灶燃烧而造成燃烧不充分、热效率低且很不卫生的问题,成为部分地区农民取暖、做饭的主要燃料来源。为秸秆综合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目前,全县用作燃料的玉米面积约10万亩,年消化玉米秸秆约为10万吨。

  4.用作工业原料。全县原有2个国营造纸企业利用玉米秸秆生产纸浆,由于各种原因现已全部停产。目前只有部分小作坊在生产秸秆纸制品,秸秆利用率极少,包括生物化利用也仅占秸秆总量的0.5%。

  二、存在的问题

  在机械化技术的推动下,近年来,全县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由于人们思想观念落后,加之忻州市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制约着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大范围推广应用,秸秆低碳化、循环化综合利用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严禁秸秆露天焚烧文件市里年年都在发,但没有配套的政策措施和保障机制,秸秆综合利用率较低,全市只有约45%的玉米秸秆得以利用,其中大部分直接还田和制作成饲草,其余的只能随意丢弃和付之一炬,安全隐患极大。

  2.农民认识水平较低。由于多数农民思想保守、传统观念较强,对秸秆利用价值认识和科技的运用水平有限,认为秸秆还田会影响作物播种和中耕作业,降低产量,减少收入。而购置设备加工利用秸秆又怕经济效益不好,农民秸秆利用的主体作用和积极性得不到发挥,多数县的秸秆综合利用步子较慢。

  3.秸秆加工利用机械开发滞后。除秸秆还田机存在总量不足、主机与作业机械配套不合理、作业质量较差(有机具本身性能不过关的原因,也有操作手技术原因)等问题外,秸秆捡拾打捆、皮穰分离、集中供应、固化供暖等都基本还处于空白状态,秸秆处理机械的数量和功能远远不能满足全市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的需求。

  三、思路与对策

  1.玉米秸秆饲草加工技术。其技术模式为:秸秆收集→切碎、揉碎→打捆、包膜或压块制粒→青贮、微贮或干贮→饲料化利用→肥料化利用。该项目由畜牧部门牵头,确定和扶持秸秆饲草加工龙头企业,并负责技术指导。由农机部门配合通过购机补贴为相关加工企业引进先进适用的饲草加工机械。

  2.玉米秸秆直接还田技术。其技术模式为:秸秆(整株、粉碎、灭茬等)直接还田→辅以浅旋覆盖(主要针对粉碎还田)→肥料化利用。农机部门负责配套秸秆还田机具,做好操作技术的培训及作业机具的安装、调试、维修等服务。

  3.玉米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其技术模式为:秸秆收集→凉晒→切碎、粉碎→沼气发酵原料、加工为固化燃料用于发电或热解气化等→能源化利用。该项目由农业部门牵头,确定并扶持试验示范基地,并负责相关技术指导。农机部门根据有关企业需求,帮助考察、引进加工机械。

  4.玉米秸秆工业化和生物化利用,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强引导,鼓励农民创办各类秸秆工业化和生物化加工企业,并给予政策资金上的扶持和倾斜。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