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县:小春生产忙“铁牛”闹得欢

作者:华龙网—重庆日报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12月10日

开县临江镇村民沈高英正在移栽油菜苗。 记者 龙丹梅 通讯员 李爽摄

  华龙网讯 (记者 龙丹梅 通讯员李爽)眼下正是小春作物播种时节,开县田间地头到处都是农民劳作的身影,和农民一样忙碌的还有该县的600名农技员。

  12月5日,开县南雅镇天津村的田野里,正忙着种小麦、移栽油菜的村民们听说农技员来了,立刻停下手中的活路,到村口将农技员围了个水泄不通。

  “小春作物要高产优质,除了技术要到位外,良种的改换也很要紧。”在村民们的簇拥下,南雅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周继华为大家讲起了县里今年推广的小麦、油菜、马铃薯、胡豆、豌豆良种的特性。正说着,村民张玉风插话:“这话不假,我去年种的渝麦13号,亩均产量达到200公斤,比以前多收100公斤,现在种明年4月就能收了,还不耽搁大春生产。”

  开县农委粮油科工作人员王开周趁机向大家推广起了今年小春作物的良种新品:小麦川渝14号、渝麦13号等。不少村民拿了些良种回家试用。据悉,自今年11月以来,开县已向农民免费发放小麦良种2吨、油菜良种6吨。而且良种生长期间,农技员们也将进行生产技术追踪指导,为农民免除后顾之忧。

  在开县竹溪镇春秋村,则是另一番景象,轰隆隆的机器翻地声响彻乡间。

  驾“铁牛”闹春耕,本是春季才能见到的热闹场面。但在今年的小春生产上,农用机械的使用已屡见不鲜。村民蒋安强驾驶着“铁牛”在菜地里来回行驶,凹凸不平的土地瞬间就平整松软了。

  “和过去比起来,我现在可算是种‘懒庄稼’了。”蒋安强爽朗地笑着,他告诉记者,过去小春生产自家点麦子、胡豆都靠人工松土,虽然省了租用农机的钱,但由于体力有限,也浪费了不少好土地。今年村里有了“铁牛”,他打算把往年荒废的土地全部耕出来,通过扩大种植面积来增收致富。

  据了解,随着开县农民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当地农民科学生产意识也逐步提高。目前,该县农机具保有量已超过8000台,基本满足今年该县79万亩的小春作物种植需求。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