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保定12月4日讯(记者安永建 通讯员张旺辉 赵凤刚)作为传统农业县,河北博野县在落实农机补贴工作中,积极探索,创新机制,初步形成了一套管理规范、操作透明的工作流程,农机补贴发放工作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好评和拥护。
针对农机补贴申请门槛低,一些有购机愿望的农户发动亲朋好友共同为其申请的现实问题,该县严密程序,严把“四关”,确保公平兼顾效率,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一是把好初审关。充分发挥乡政府、村委会检查把关作用,申请购机人员填写《博野县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申请表》,表由乡、村两级把关,签字盖章,防止不符合条件人员申请购机。根据报名情况,对申请数量与计划指标较为接近的非热点机具,由县农机部门通过电话联系、走访、座谈等形式进行摸排,核准确有购机愿望的人员,让其他代购人员作出书面说明,挤除“水份”,协调满足这些人员的需求。如该县购买小麦联合收割机人员报名人员是65人,经挤除“水份”后是36人,计划指标为30台,经协调全部满足了购机需求。二是把好摇号关。对申请数量远高于计划指标的热点机具,如大型拖拉机,采取电脑公开摇号的办法。投资3000元购买了经第三方认证的电脑摇号软件,在公开摇号前连续7天在县电视台播放摇号公告,将摇号时间、地点、规则和方法告知于众,欢迎各界群众参加。摇号当日,在现场设置电脑、投影仪,由公证人员,纪检监察、检察、财政、审计部门人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农户代表等各界人士到场监督。首先工作人员宣读此次摇号方案,公证人员检查摇号设备和软件,同时公开所有申请者的姓名、身份证号,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农户代表中现场抓阄抽取N位人员操作电脑摇号,抽签决定每个人的上台顺序,每人摇出N名农机具购买者,然后摇号人依次上台操作电脑,从申请者中摇出了购机者,当场打印结果,由摇号人核实后签字按手印,现场予以公示,最后县公证处进行公证,摇号电脑、软件和数据由公证处封存至申诉期满,县电视台对整个摇号过程进行全程录像备查。通过以上办法,该县从411名大拖拉机申请者中摇出45名购机者。三是把好公示关。对确定的补贴对象进行人机合影,并在县农机局公开专栏进行为期7天的公示,公示期满无异议后,签发“补贴指标确认通知书”,购机者持通知书购机。四是把好追踪关。对补贴金额较大的大中型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签订保证书,并进行跟踪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购机者身份是否真实、补贴机具是否及时到位、补贴机具是否符合质量要求、三包服务是否到位、有无套购和倒卖等现象。在农忙季节,县农机局派出工作人员与农机生产企业的维修人员一起把服务送到田间地头,对用户进行技术指导,抢修故障机具,确保不误农时。购机结束后,加强信息档案管理,及时做好了项目档案及相关信息资料的采集、整理、登录、分析和报送工作。
为强化农机补贴落实情况的监管,该县健全制度,严肃纪律,实行“自律+他律”。县农机局全体工作人员签订《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廉洁自律承诺书》,县域内所有参与我县农机购置补贴的经销商签订《农机购置补贴产品销售服务诚信承诺书》。对工作人员和经销商违背承诺书的行为,一经发现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该县先后制定了《博野县农机购置补贴申请制度》、《博野县农机购置补贴对象确认制度》、《博野县农机购置补贴公示办法》、《博野县农机购置补贴机具核实制度》、《博野县农机购置补贴档案管理制度》、《博野县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保障制度》、《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经销商纪律》、《博野县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工作人员行为规范》等制度,覆盖了农机补贴工作的全过程,实现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同时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纪检监察、检察院等单位领导和群众代表等9人为监督员,张榜公布,对农机补贴工作全程监督,同时设立农机购置补贴热线电话,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通过以上措施,在补贴政策的推动下,博野县新机具、大型机具发展迅速,农机装备的整体水平迅速提高,今年,该县农机深松和玉米机收面积分别占麦田和玉米种植面积的40%和49%,对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