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县:多种经营拓宽农机合作社发展空间

作者:张小风 方文霞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12月15日

    近年来,武城县农机管理部门顺应形势,因势利导,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加强扶持,培育亮点”的总体思路,推动了农机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和产业化,合作社实力不断增强。截至目前,该县已依法注册农机专业合作社61家,入社社员达786人,固定资产总额7918元,入社机具2668台。
 
    一是充分调动农机能人或经纪人的积极性。如甲马营镇丰茂农机专业合作社,该社是由能人牛文志发起,带领本村及邻村30户农机户分别以机械、资金、技术等形式入股成立,注册资金157.9万元。目前该社拥有各种农机具236台(套)。为解决外出务工家庭的实际困难,该合作社主动以优惠10%的价格和优质的服务与村民签订耕种收等作业合同,实行耕种收“一条龙”全程服务,2012年小麦合同机收面积5000多亩,收入28万多元。签订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及免耕播种、旋耕、统防统治合同共8000多亩,收入达50万。
 
    二是大力扶持综合服务型合作社。该县富路鑫源农机专业合作社于2011年11月在县工商局注册正式成立,坐落于广运街道办事处刘庄村,占地面积 5亩,规划建设一个集农机销售、维修、培训、农机社会化服务为一体的高标准综合性农机合作社。目前已落实土地,正积极建设农机展厅,培训室、维修车间各一处。建设面积2000平。合作社拟购置作业农机具62余台(套),总投资160余万元。
 
    三是扶持合作社参与土地流转,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鲁权屯镇漳南镇村的建德农机专业合作社,该村工副业发达,60%以上的村民都参加玻璃钢等项目加工。合作社驻地面积 3.5亩,库房及办公室720 余平方米,合作社拥有作业农机具72余台(套),总资产260余万元。合作社成立以来,发展迅速,到目前为止,在村委会的支持下,全村已有1380亩土地流转到合作社,预计到年底全村所有2123亩土地将全部流转到合作社。
 
    四是发挥龙头企业带动性。老城镇后庄村的农乐农机专业合作社,占地面积 3.5亩,库房600余平方米,办公室72 余平方米,维修车间25余平方米。合作社拥有作业农机具92余台(套),总资产360余万元。合作社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英潮集团发起,采取集团+合作社+基地的现代农业化标准,对全县辣椒种植统一服务。合作社承担辣椒产业种植模式,小麦辣椒间作种植,集示范、优良品种推广、农机技术应用等职能,建立了种肥推销技术培训示范基地、产品收购等服务体系。目前已流转土地1380亩,签订订单作业十万亩,建成一处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张小风  方文霞)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