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以来,曹县农机局把农机专业合作社作建设作为推进农机规模产业化、社会规范化服务的重要工作来抓,作为促进农机各项工作的总抓手来抓。通过大胆探索,积极鼓励、引导、扶植、帮助农民,创办领办多种模式的农机合作社,使我县农机合作社发展的数量快速增长,综合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已经成长为我们农机管理服务工作的重要载体,促进了我县农机科技推广、农机安全监理、农机宣传培训、农机跨区作业服务和农机维修服务等各方面工作的大提速。
一、农机合作社建设的基本情况
因地制宜建立各种形式的农机合作社。一是依托农机维修网点,利用其技术影响和社会关系建设一批农机合作社,如曹县明安农机合作社,已被评为山东省四星级农机维修网点;二是依靠村干部、农机大户、经济能人建设农机专业合作社,像古营集镇的登峰农机合作社,承包了600亩土地,新建400多个蔬菜种植大棚,成立了以设施农业机械化服务为主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三是结合种子化肥销售公司,这些公司通过承揽机械化播种、施肥、管理和收获业务,提“供保姆”式农机服务,流转托管大面积土地,成立相应农机专业合作社,如桃源镇的永丰农机合作社托管土地12000亩,古营集镇德众农机合作社流转土地5000亩,孙老家东明农机合作社流转土地3000亩;四是借助生态文明村建设,帮助指导其规划建设农机大院,流转新复耕、外出务工和有经营项目人员的土地,成立相应的农机合作社,如石山农机专业合作社;五是学习借鉴外地经验,依托农机销售公司,利用其销售、三包维修服务网络和资金优势,建设农机合作社,如曹县腾达农机合作社,今年在组建和服务跨区作业的同时,扩大了销售市场占有份额。这些合作社,具有一定社会和经济基础,以及农机技术推广和服务的优势,通多种经营服务实现优势互补,解决了农机合作社经费和发展潜力不足的问题。
2012年新建农机合作社21个,完成全年任务的150%,新增入社农机总动力4.3万千瓦。对原有的合作社,通过召开座谈会和组织参观学习,开阔社长眼界,鼓励参与土地流转,尝试企业化管理,进行多种经营,壮大经济实体。省农机局来曹挂职的五名领导,在曹县兴业农机合作社建设中,从合作社的成立,到标准化库房、维修车间、办公室的建设,以及土地流转和规模化作业的组织等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对曹县顺利农机合作社、石山农机合作社、腾达农机合作社的建设提出指导性意见。曹县顺利农机合作社被评为山东省明星农机合作社,兴业农机合作社被评为山东省示范农机合作社,腾达和石山合作社被确定为市级示范性农机合作社,曹县明安专业合作社被推荐为省级示范性农机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建设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并带动农机其它各方面步入发展的快轨道。
二、 农机合作社成为曹县农业生产的中坚力量
截止目前,曹县农机合作社76个,覆盖了全省27个乡镇办事处,合作社社员1165个,从业人员2280人,拥有机具2657台套,农业机械总值8396万元,2012年作业服务总面积99.2万亩,其中订单作业面积36万亩,代耕代种作业面积2.2万亩,服务农户70万户。其中田间作业收入5360万元,修理服务收入631万元,规模经营土地1.6万亩,托管土地3.万亩。
合作社的服务能力日渐增强。随着农机专业合作社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合作社成员之间按照自己的技术和机具的特点分工,形成了相互配合专门从事某项作业的专业服务队,与“单打独斗”或仅能从事单项作业的农机个体户,在农机作业市场的有序“竞争”中,逐步由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套餐式”作业服务而取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服务的范围、服务内容、服务的户数、服务的半径越来越大。同时根据市场的需求,不少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增加了零配件供应、农机维修、农业生产资料代购代销,以及农产品加工、油料加工、农机中介服务等有利于农机户和农业生产的服务项目,深受农机户和广大农民的欢迎。
三、农机合作社成为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主要平台
近年来,我县依托坤运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常乐集乡建设了《曹县小麦玉米一年两作区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创新示范园》,依托东明农机合作社在孙老家镇建设了《曹县玉米联合机收暨保护性耕作示范园》,依托永丰农机合作社在桃源镇成立了《曹县玉米深松全层施肥免耕精量播种示范园》等等,推广了玉米机收、土地深松、小麦免耕播种等先进技术;依托汝君农机合作社在倪集镇组建了《曹县花生联合收获机械化技创新示范园》,在全市率先推广花生联合机收技术;依托万合农机合作社在苏集镇成了《曹县芦笋封垄机械化示范园》率先推广芦笋机械化封垄技术;依托兴业农机合作社在仵楼乡建成了《曹县山药种植机械化示范园》。合作社充分发挥人员、技术、机械优势,承担了全县20000多亩农机科技示范园的耕、种、收“机械化作业服务,很多农机新技术新机具首先在农机合作社得到了率先推广,并有效带动周边地区逐渐普及。
四、农机合作社是跨区作业的领头雁
曹县农机局始终把跨区作业工作作为亮点工程来抓,通过加强组织管理,扩大组织规模,强化服务意识,延伸服务领域,努力把曹县跨区作业工作打造成为曹县农机服务的一个精品。2012年夏季,曹县明安、坤运、顺利等52个农机合作社组建的56个小麦机收跨区作业队,先后赴安徽、河南、河北、天津、内蒙等地跨区作业,作业面积近50万亩,跨区作业收入2500多万元。三秋期间,曹县顺利、青晨、腾达等农机合作社组建了12个玉米机收跨区作业服务队,派专人带队,下河南、闯关东,实现了玉米机收跨区作业的新突破。曹县农机合作社利用自己的优势和经验签定了一大批外地作业合同,在组织自身机械成立跨区作业队的同时,也吸纳了部分社会机械入队。通过组织跨区作业,服务了异地,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增收了大家,确保了粮食安全,展示了曹县农机人的形象。
五、农机合作社成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主要阵营
对于农机监理工作,我们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一个“警”字不放松,努力打造曹县平安农机,为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保驾护航。在这项工作开展过程中,我们注重强化干部素质,乘 "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之东风,认真落实农机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积极开展拖拉机收割机整顿治理活动,做到在国道、省道上到不乱设点,热情服务上门服务,进驻每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大力开展农机安全示范合作社评比活动,宣传农机安全生产重要意义,带动周边地区安牌办证和年检年审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效防止了各类农机事故的发生。2012年完成拖拉机新换牌636副,驾驶员新考证468个,拖拉机年度检验数3200台次,全年无重大农机事故发生,确保了农机生产安全和农机作业顺利进行,得到了市农机局的好评。
六、农机合作社成为农机宣传培训的主课堂
在农机宣传培训方面,为提高广大机手的驾驶操作技能和安全生产意识,我们进一步明确责任,增添教练车、投影仪等,完善教学措施和设施。精心安排培训内容,本着“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精心编印培训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根据农民需求分类登记管理,使用“菜单式”培训,以农机合作社为培训基地,召集合作社社员和周边农机手,紧紧抓住农业关键季节,结合农机购置补贴,采取现场培训、集中培训等多种培训形式,利用座谈、研讨、经验交流、现场指导等方式,在全县开展农机宣传培训活动。2012年全年培训各类农机人员13446人次,其中农机管理和中介人员325人次,农机技术人员2222人次,农机操作人员9915人次,新训驾驶员468人,技能鉴定培训516人,发放教材和科技宣传资料12000余份。
当前,我县农机合作社发展方兴未艾,正由数量扩张向效益提升方向转变,由劳动联合为主向劳动联合带动土地联合、资本联合及其他要素联合的方向转变,由耕种收纯农田作业向农资供应、农产品加工等一体化经营方向转变。农机合作社的蓬勃发展,在乡镇农机管理力量薄弱的情况下,为我们农机管理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个重要“抓手” 。实践证明,农机合作社必将成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排头兵”,推广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先锋队”,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训练营”,开展农机安全监理业务的“新阵地”,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和农机作业水平的“生力军”。(王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