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祥县:2012年农机化教育培训调研报告

作者:嘉祥县农机局 张海涛 张宪同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12月18日

    2012年,嘉祥县农机农机化培训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农机校规范化建设,围绕科技创新和促进农业增产增收,以新型培训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为亮点,积极开展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培训和农机新技术培训。

    一、基本情况

    按照农机化教育培训活动开展的要求,成立了专业教育培训队伍,采取开门办学、送教下乡、送训上门的方式,利用赶科技大集、参加技术巡回报告团、校企联合办学以及举办电视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和农民易于接受的农机教育培训活动。全年共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33期,培训各类农机人员8500人,其中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1500人,新训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423人,农机管理人员120人,农机技术人员900人,购机农民培训1000人,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450人,农机驾驶操作技术人员3500人。

    二、采取的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县局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机教育培训领导小组。为充分调动乡镇积极性,将农机教育培训任务作为年终考核各科室及乡镇农机部门的重要依据,层层分解责任,把培训工作的各项指标落实到人,制定严格的奖惩措施。

    2、制订培训规划

    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写了《嘉祥县农机教育培训行动工作规划》并打印成册。

    3、强化宣传发动

    利用广播电视广泛宣传,并印发宣传资料,使广大农机户对农机教育培训大行动工作人人皆知,家喻户晓。

    4、加大配合力度

    与监理站年检工作的配合力度,利用年审、入户、查车、治理超载超限等环节,组织学员到农机校报名学习。同时与乡镇农机站、农机专业合作社搞好联合,充分发挥乡镇培训设施的功能。

    5、实施补贴购机培训。对新购入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和无证驾驶者,一律要求到县农机校参加培训,使新购机具的机手持证率达100%。

    三、存在不足及建议

    存在问题:

    1、学校的基础设施太陈旧。譬如功放机、录音机、幻灯机、电视机等还是80年代的产品,教练车还是90年代的产品,学校校园建设也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严重影响了全县农机教育培训大行动工作的顺利开展。

    2、学校教职工继续教育、更新知识结构问题值得重视。如今学校教职工虽然全都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但多年来都没有出去进修过,知识落后、单纯与学校的全面发展及开展职业技能教育不相适应。

    3、乡镇农机站的农机培训机构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这与新形势下全面大量的开展农机教育培训大行动工作还有一定的距离。

    4、购机补贴中的农机教育培训工作从规模上、数量上还待进一步提高。

    下步建议:

    1、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原来的农机教育培训规模已不能适应当前农机教育培训的需求,建议出台整套规范全国农机教育培训的文件和法规,使其走上正确发展的轨道。

    2、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的农机教育培训体制已不适应当前的工作需要,特别是在公益性培训上,倍感财力不足。要求国家加大农机教育培训方面的投入,使其改善环境,正常工作。

    3、加大农机教育培训经费的投入,使农机校能完全适应全县农业发展的需要。
(嘉祥县农机局 张海涛 张宪同)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