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杨晨、通讯员方晓莉报道:12月13日,记者在大地辉旺农机化科技示范基地内看到,蔬菜大棚里竖着一根根铁管,顶端安装喷头。“看,这里的大棚蔬菜全部喝上滴灌水,产量比大水漫灌时提高了30%。”园区技术人员如是介绍。这是我市农机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的一大缩影。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农机科技示范基地近20家,呈现全市遍地开花的喜人态势。
近年来,作为全省农业现代化建设试点县(市)之一,我市加快农机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步伐,全力打造“四大板块”农机科技示范基地,不断提升示范基地的示范作用、辐射效应和带动农户增收能力。在农机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前期,我市认真做好调研,选定符合条件的农机化科技示范基地,在政策、资金、技术扶持等方面给予侧重。为更好地发挥农机化科技示范基地作用,我市加大技术指导服务,多次组织农机化、农艺生产及厂家技术人员到基地培训指导。针对海门农业园区发展特点,我市帮助农机化科技示范基地做好机具选型及推广使用工作,重点推广和发展耕翻机械、田园管理机、喷滴灌设备、高效植保机、蔬菜及山药播种和收获机械、自动投饵机和增氧设备等高效设施农业关键生产环节急需的农机装备。
今年,我市成功建成省级农机化科技示范基地1个、市级农机化科技示范基地4个。全市拥有1个国家级农机化科技示范基地、2个省级农机化科技示范基地,10个市级农机化科技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