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汶上县农机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本着“立足县情,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的指导思想,按照“以人为本、服务‘三农’,突出应用、注重效率,依法管理、规范发展”的原则,通过科学部署,精心组织,扎实工作,实现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标,完成了2.4万亩示范面积的建设,示范区各项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2012年示范区建设情况
1、综合总量进一步增长,增强了农业物质技术基础。在政策扶持、部门推动、市场导向下,全县农机装备总量进一步增长,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各类大中型配套机具、植保机械、设施农业、林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机械增速加快。
2、经济效益更加显著,推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在农机装备总量增长,农机作业服务市场扩大,农机作业组织化程度提高等积极因素作用下,农机化作业水平稳步提升。
3、争取投入更创新高,激发了农民购机用机的热情。2012年全县共落实市级以上农机购置补贴和项目资金1150万元。在政策宣传和实施过程中,为充分发挥补贴资金的导向作用,我们根据全县农业生产需求,继续以玉米收获、秸秆还田和保护性耕作机具为补贴重点。
4、示范基地更显成效,促进了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应用与普及。全县结合地理条件和农业生产特点,建立了一批农机化重点示范区,起到了很好的辐射带动作用。汶上镇、南站镇、康驿镇、次丘镇、郭仓镇五个科技示范基地达到了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取得了显著的综合效益。
5、农机经营范围更加扩大,提升了社会经济效益。农业机械在科技示范基地中的广泛应用,对抢农时、抗灾害、服务“三农”、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机械化作用的发挥解放出了大批农村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和劳务输出,今年劳务输出人数在25万人以上,为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创造了条件。
二、取得的成效
1、强化了示范引导,拓宽了发展思路。一是科学安排。根据农业部、省、市农机部门的具体要求,结合汶上县农业生产现状,有针对性地出台了《汶上县农机局乡镇服务体系建设考核标准》,下发到各有关部门和各乡镇组织实施。二是明确目标。示范区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力争机耕、机播、机收三项主要生产环节的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0%以上,将示范区建设成为各类先进适用农机具和农机化技术试验示范基地、科技创新基地。从而达到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三是明确工作要求。按照示范区“乡镇主抓、协同推进”的总体建设要求,坚持“政府支持、市场引导、项目带动”的原则。在全面推进的基础上,选择农业机械化水平相对较高、农民素质较好、辐射带动效果较强的汶上镇、南站镇、康驿镇、次丘镇、郭仓镇等乡镇进行重点指导,通过以点带面,稳步推进了全县的示范区建设。
2、强化了示范带动,加大了发展投入。为加快示范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了投入机制,活化了投入手段。一是政策支持。为切实搞好示范区建设,加大项目和资金的整合力度,将示范区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土地平整项目、机耕道建设项目、农业科技投入等有机结合,充分发挥项目在汶上县的综合示范效能,确保辐射带头作用。形成了义桥镇以房柳村核心,汶上镇以疃里村为核心的科技示范带。二是社会支持。以国家购机补贴为载体,充分发挥农民对农机投入的主体作用,正确引导和鼓励广大农民和农机专业大户参与示范区建设。尤其是对购买大型实用农机具的农机专业大户,农机局还出台了相应的奖励政策,与国家补贴政策配套实行。
3、强化了示范管理,活化了发展机制。我们在全县农村进行广泛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征求专家、农民、机手意见,规范作业市场行为,让从业者作业有标准,被服务农户监督有依据,从而减少了作业纠纷,提高了作业质量。同时,完善农机公益性推广服务体系。各乡镇明确专门的“农机专管员”,稳定了农机推广队伍,为作业市场监管提供组织保证。
4、强化了示范推广,提升了发展水平。召开新技术、新机具现场演示会。我局为了搞好农机推广工作,每年都在义桥镇、汶上镇召开3-4次农机技术现场演示活动,加大新机具推广的宣传力度,引起了各级领导与广大农民群众的高度观注。演示会中各种机械工作效率高、操作简便、工作质量好及旋耕机的高效耕作,博得现场观众的交口称赞,引起了各新闻媒体的极大关注,社会反响强烈,取得了很好的示范效应。
三、存在问题和建议
1、农业机械迅速发展,农业生产对农业机械依赖性非常大,目前农业机械所耗能源以“石油”为主,换言之,农业生产过分依赖“石油”。首先,供油矛盾突出,乡村无供油网点,经常在农忙时节断油,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其次,农户家家储油,势必增大消防隐患。这是农机化发展中的矛盾,必然要在发展中解决,建议研究发展使用新型能源的农业机械,建立并完善农用油供应网点。
2、作为农机示范区,汶上县农机部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大大促进了农机化进程,但汶上县财力还十分有限,示范区要出成绩和经验,就必须对示范区采取特殊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建议各级农机化管理部门真正将现有农机化扶持政策和各渠道项目、资金、技术等资源进行整合,向示范区倾斜,以便集中力量进行示范区建设。(刘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