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海县:中国铁牛国外扬威——农机跨境作业

作者:云南省厅农业机械化管理处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12月21日

整装待发
 
    在勐海县农机推广站的帮扶下,2011年组织设立了勐海县第一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勐海县纽荷兰农业机械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理事长黄旭伟被推荐为县农业机械跨区跨境作业办公室成员,合作社现拥有大中型拖拉机28余台,并配备有全套的农机具,固定资产超过150多万元,从员人员30余人。在纽荷兰农业机械化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2012年7月又成立了田园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

    一、合作社跨境作业情况
 
    合作社成立以来,在各级农业(农机)主管部门的帮扶下不断壮大,作业任务得到大幅提高,并通过走出去的方式在缅甸第二、四特区和老挝开展跨境作业。县农机跨区(境)作业办公室还针对油料价格上涨的实际情况,对合作社给予了一定的资金、野外作业帐篷和时鲜蔬菜的补助,并安排人员到作业区进行实地勘测,与境外政府、企业协商后勤保障、资金兑付等实际问题。合作社成员在作业环境差和生活条件苦的情况下,截止2012年11月30日,共完成境外作业面积15500亩,出动农机具20余台套(其中:勐海县纽荷兰农机合作社完成甘蔗地犁、耙、开沟6500亩,玉米地机耙2700亩;田园农机合作社完成甘蔗地犁、耙、开沟、种植6300亩)。因其作业质量高、组织保障有力而得到缅甸第二、四特区政府,老挝政府,企业,种植户的欢迎。
 
    二、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由于和西双版纳州接壤的缅甸、老挝机械化作业水平较低,加之大中型拖拉机拥有量几乎为零,所以同等条件下的作业价格高于国内,甘蔗地一犁一耙一开沟价格为140~200元/亩,玉米地机耙价格为80~160元/亩。合作社跨境作业共创造200余万元利润,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2、社会效益。合作社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发展替代种植,进行绿色禁毒”的号召,将农机作业发展到了缅甸第二、四特区和老挝境内,并得到了当地官方和群众的赞许,有效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边疆的和谐稳定。
 
    开展跨境作业不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都是不可估量的,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正确引导和加强帮扶。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加强农机拥有者和使用者的紧密联结,扩大农机作业服务规模,提高农机利用率和经营效益,可有效解决农业机械大规模作业和农户小规模生产的矛盾。勐海县纽荷兰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成功经验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辐射带动了当地农民群众购买农机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促进了勐海县农机化健康发展。

出境检查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