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平度市农机局以建设现代农业为主线,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以科技创新为动力,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农机化工作亮点纷呈。
一、进一步强化服务措施,保障了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紧紧抓住有利时机,及早安排,强化技术服务、培训服务、检修机具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机在春耕生产中的作用,保障了全市春季生产的顺利进行。据统计,全市共调度5万多台拖拉机,3万多台农用灌溉机械、耕整机、播种机和植树挖穴机等,共8万多台机械投入春季生产。由于措施得力,我市组织大马力农机服务春耕的做法被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作了专题报道。
二是农机购机补贴政策得到圆满落实,让更多的老百姓得到实惠。今年,3420万元的购机补贴资金已全部落实到位,在全市推广小麦和玉米联合收获机、免耕机、深松机、经济作物收获机械和设施农业机械等各类大中型机械2056台(套),带动社会投入资金上亿元,受益农户1284户。
三是探索实施了农机培训新模式,提高了农机手整体素质。探索实施了“农机校+农机销售企业+农机生产厂家”的“三位一体”农机培训新模式,充分发挥农机校教师理论优势与农机企业技术、场地及机具等优势,联合培训农机手,取得了三方共赢的良好效果。2012年举办农机驾驶员培训班10期,培训拖拉机驾驶员及联合收获机驾驶员1111名。特别是在青岛福盛农机有限公司建立了“青岛市农机培训实训基地”,开展了8期500名机手参加的新型农民(农机)科技培训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是保护性耕作技术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成立了平度市保护性耕作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邀请青岛市保护性耕作项目办领导和青岛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对兰底镇、蓼兰镇和田庄镇承担实施示范项目的小麦长势和分蘖情况进行评估测量。3月份在全市发放宣传材料6000多份,举办4期1500人参加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班。6月12日,承担了全国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学习观摩现场,农业部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机推广站长到我市兰底镇观摩学习。三秋期间,以兰底镇示范区为核心,以蓼兰、明村、万家、白埠等示范基地为主体,辐射带动了全市20个乡镇、900个村大面积实施保护性耕作。在示范区内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14万亩,带动全市面上实施20万亩。特别是我市兰底镇保护性耕作示范大户王玉芹,通过土地流转搞保护性耕作成功转型致富的事迹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作为典型在全国播出。
五、跨区作业领域进一步拓展,提高了农机手收入水平。三夏期间,组织1800台小麦联合收割机到河南、安徽等地进行作业,为机手增加收入5000多万元;三秋期间组织了1000台以上玉米联合收获、深松及保护性耕作机械到高唐、淄博、潍坊、临沂等地区进行跨区作业,为机手增收1500多万元。
六、加强农机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了农机服务能力。在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工作中,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加大工作措施,通过实施“三优先政策”、“五项措施”,促进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较快发展。2012年发展了10个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社员1652人,合作社服务农户的数量35670人,从业人员578人,机具数量2925台(套),机库房面积436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