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拖拉机、联合收获机等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素质,关系到农业机械的正确使用,关系到农业机械化的科学发展。想要有较高的教学质量,就应该讲究教学方法,只要抓住备课、讲课、课外辅导、批改学员书面作业、考查学员学习情况和成绩这五个基本环节,其它问题便能顺利解决。
一、备好课是讲好课的基础,讲好课是上述几个环节的中心,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批改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而考查学员的学习情况和成绩是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手段。
二、主次要分明,要尽量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员掌握更多的本领。所以要少讲普通的理论和简单的构造等学员常接触的内容,多讲学员接触少的内容。如电流、电压等概念,初中物理课中都讲过,讲课时就少讲,而拖拉机液压系统,学员接触的少,就应详细讲解。
三、尽量多采用现场直观教学。如果在一台完整的发动机解剖体前,向学员讲解发动机的构造,便得心应手,学员能具体而完整、系统而有机地掌握发动机的结构。否则,虽然经过系统的学习,一旦接触实际,却往往对不上号。单县农机校配备了解剖拖拉机、解剖发动机、离合器模型、制动器模型和各种挂图等,同时还在金盾农机公司、华英农机公司建立了实习基地。在没有配备上述教学设备之前,机器的构造教师感到难教,学员感到难学,有时教师往往讲半天学员也听不明白。建立了实习室和实习基地后,情形就大不一样了,各种实物、解剖体、模型、挂图,布置得井井有条,举目可见,有的内容不等教师讲学员就看明白了,再经过教师的讲授,对机器的结构、功用等就牢牢掌握了,讲授时间比原来减少50%,考试合格率提高了10%。
四、尽量多采用案例教学。教师在讲授交通规则和安全操作规程时,如果不和案例结合起来讲,往往是讲的人没兴趣,听的人没兴致,教与学都感到干干巴巴,需死记硬背。但如果结合案例来讲,气氛就活跃起来,一个个交通肇事案例,有的令人叹息,有的令人愤慨,一扫兴味索然的迹象。这需要教师去收集案例,并加以整理和总结,讲安全知识是如此,讲机械常识也是如此,实践证明,只要教师下功夫,是能够办得到的。
五、在讲课时,还要注意把语言的准确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多打比喻,如把空气滤清器比作人的鼻子;把由于进气通道不畅通而使发动机冒黑烟和烧柴禾的地锅,由于风道不畅通而冒黑烟结合起来讲;把电流、电压和水流、水压结合起来讲,这样讲学员理解的快,记得牢。此外,还要注意合理的使用板书和教具,时刻注意学员的表情变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