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牌县:创建平安农机示范县推进建设新农村

作者:《中国县域经济报》蒋爱先 本站发布时间:2013年01月10日

    湖南省双牌县副县长 蒋爱先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农业机械化。湖南省双牌县委、县政府十分注重农机推广和安全工作,将“创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作为全县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强力实施,农机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截至目前,全县农业机械拥有量3.15万台,总动力达到21.47万千瓦,农机销售维修网点共8个,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达47.6%,农机监管率95%以上,全县连续6年实现农机事故“零”死亡,先后多次被评为省、市农业机械化先进县、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先进县,2012年创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已通过验收。

  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县里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政府办、县农办、农机、安监、财政、交警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创建工作的具体实施,定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创建工作,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和困难。同时,制订了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将农机安全列入全县安全生产综合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要求,每年初县政府与乡镇场和县直部门、乡镇场与行政村、行政村与农机户层层签订责任状,严格实行农机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切实将农机安全生产职责层层分解、到户到人,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农机安全责任网络。县政府将“平安农机创建”活动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广泛宣传,形成共识。深入开展以创建平安农机为主题的“六个一”宣传教育活动,同时积极开展“平安农机”进校园活动,县教育部门将农机安全生产知识列入中小学安全教育内容之一,定期举办专题讲座,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好地实现了“平安农机”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村组、进农户的目标。

  建章立制,规范管理。通过3年的创建,全县15个乡镇场195个行政村均成立了农机安全生产委员会,建立了农机活动室,配备了农机安全协管员,组建了应急救援队伍,初步形成了“政府负责、农机主管、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农机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建立健全了《农机驾驶员工作制度》《示范村管理制度》《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宣传教育制度》及《文明行车手册》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农机具实行台账规范,档案资料齐备;县农机监理站实行农机事故月报、隐患排查信息日报等制度,及时报告整改和事故情况;与县交警大队建立了信息互报制度,每半年向交警大队通报一次登记、驾驶证发放等情况,交警大队及时向监理站通报农机违法和事故情况。全县农机安全管理做到了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严格执法,消除隐患。为确保农机生产安全,一是严把登记注册入户关。对新上牌的农业机械严格按照农业部制订的《行业规范》办理新车入户,坚决杜绝非农业机械牌证的发放。二是严格安全技术检验制度。上牌、年检做到“五见”见车、见驾驶员、见发票、见合格证、见有效保险单;驾驶员管理实行“三不办”(未经培训不办、考试不合格不办、手续不齐全不办)。三是严格隐患排查治理。由县农机部门牵头,组织安监、交警等单位定期开展了农机隐患排查等专项整治行为,重点查处农机违章载人、超速超载、酒后驾驶等严重违章行为。在检查中,坚持以正面教育,纠正违章,文明执法,规范管理,有效地从源头上遏制了农机事故的发生。特别是春耕、双抢和春运期间,农机监理人员主动深入到乡村场院、田间地头,检查纠正违章作业,对有安全隐患的农业机械、未领取驾驶证、未参加年审及年审不合格的驾驶操作人员,签发《农机安全监理限期整改通知书》,跟踪督促整改落实到位。

新闻来源地址:

手机看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