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州党委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发展蔬菜、中药材等特色种植,向规模和特色要效益,伊犁州农机局组织部分县农机局、推广站负责人共9人组成考察组,于1月9日—10日,分别到石河子市、昌吉州实地考察学习,主攻伊犁州蔬菜育苗移栽机械化薄弱环节关键技术。
一、考察的目的和内容
2012年伊犁州露地蔬菜生产总面积17.06万亩,总产量48.29万吨,产值5.52亿元,但露地蔬菜机械化育苗移栽在我州还属空白,基本靠人工栽植。通过考察学习,参考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使伊犁州蔬菜育苗移栽机械化薄弱环节关键技术尽早实现突破,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少走弯路。在石河子市总场和昌吉州(市)农机部门考察露地蔬菜机械化育苗移栽推广应用情况,了解引进的机具及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育苗方式、栽培模式等,听取了石河子市、昌吉州(市)农机部门领导和专家对蔬菜育苗移栽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具体做法和今后发展方向的介绍,并座谈交流学习。
二、考察地区推广应用情况及其做法
(一)露地蔬菜育苗移栽机械化技术
石河子总场以色素辣椒育苗移栽为主,种植面积22000亩,铺膜滴灌移栽,地膜幅宽70㎝,两膜之间中心距120㎝,膜上行距40㎝,一穴双株移栽,亩株数8600—9000株,200亩温室育苗基地,采用穴盘、基质育苗。昌吉州以加工番茄育苗移栽为主,种植面积达16万亩,铺膜滴灌移栽,地膜幅宽70㎝,两膜之间中心距150㎝,膜上行距40㎝,亩株数3000株左右,已采用工厂化育苗。
石河子总场引进的有山东天鹅棉业四行移栽机、山东宁津县金利达两行移栽机等,昌吉州多年来一直在引进重庆北卡两行移栽机,并对购置蔬菜移栽机农户,再进行每台地方累加补贴1万元。从了解的情况看,重庆北卡移栽机使用效果比较好,一个季节作业量可达到300亩,到目前昌吉州以引进100多台,但该机没有水平转盘投苗杯,每行需两人投苗,厂家正在改进中。昌吉州还颁布了《加工番茄全程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地方标准。
三、体会及工作思路
1.加大技术培训,扩大宣传
伊犁州农机推广总站尽快举办蔬菜育苗移栽机械化技术培训班,对县、乡农机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结合“科技之冬”培训,深入露地蔬菜种植规模较大的乡(镇),对广大菜农和农机手进行面对面培训,使他们明白做到育苗、栽培模式和移栽机械的统一与标准化,是实现移栽机械化的必要条件,并掌握技术要领,大力宣传穴盘育苗的好处、机械移栽的增产机理等。技术培训要做到机械未到,培训现行,为蔬菜育苗移栽机械化技术应用做好技术储备。
2.尽早拿出方案,落实机具
目前,生产秧苗移栽机的厂家较多,如山东省宁津县金利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重庆北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南通富来威农业装备有限公司等厂家生产的秧苗移栽机在新疆都有应用,且秧苗移栽机有吊杯式、钳夹式及挠性圆盘式等多种型式,各县(市)农机局应根据当地移栽的作物及栽培模式,选择购置适宜的秧苗移栽机至少1台,对农民购置秧苗移栽机进行累加补贴,总补贴额度达到50%以上,扩大宣传优惠政策,鼓励农民购置。
3.抓好育苗环节,促进机栽
由于伊犁州露地蔬菜育苗仍然以育苗床或营养土方式为主,所育秧苗不适合机械化移栽,因此要由传统育苗方式向集约化的温室穴盘育苗及工厂化育苗方式转变,使育出的秧苗符合机械化移栽作业的要求。各县(市)农机局要与农业部门、蔬菜专业合作社及种植户联动,落实育苗设施,及时准备种子、穴盘、基质等育苗物质,根据当地蔬菜适宜移栽期,确定育苗时间,使育苗和机械移栽有机的结合,确保秧苗机械化移栽试验示范适时顺利进行。
4.多点试验示范,进行选型
每个县(市)要建立蔬菜育苗移栽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点2个,每个示范点的地块面积不少于25亩,考察秧苗移栽机的适应性、可靠性,监测移栽机作业的漏栽率、伤苗率、移栽深度、移栽深度一致性、移栽秧苗成活率、作业效率、作业成本等,对各县(市)引进不同类型的秧苗移栽机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确定适宜我州主要露地蔬菜移栽机机型。在有条件的县(市)可拓展到甜菜、复播玉米等作物的育苗移栽试验示范。
5.开展对比试验,总结经验
各县(市)要开展秧苗机械化与人工移栽的对比试验,进行机械移栽和人工移栽的移栽成本、保苗率、生长情况、产量及效益对比分析,为该技术今后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总结在试验示范中蔬菜育苗及机械移栽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农机农艺融合技术路线,探索伊犁州蔬菜育苗、栽培模式和移栽机械的相关技术操作规范,不断提高伊犁州蔬菜生产机械化作业水平,促进蔬菜种植向规模化方向发展。(伊犁州农机局 陈秉俭 伊犁州农机推广总站 殷剑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