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土地流转与农机化发展的关系

作者:潍坊市农机局 本站发布时间:2013年02月06日

  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机化水平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土地适度集中,使土地连接成片,形成规模经营,提高机械化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农机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有助于机械化耕作及新机具、新技术应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城镇建设进程;没有土地适度集中经营,农业机械规模化就失去了舞台,也失去了意义。反之,农机化装备基础扎实,为土地流转提供了先进生产力和技术装备,同时,农机化的高效生产率、节本增效也对土地向规模化集中提出了要求。

  一、土地流转形式

  通过土地代管、转包、出租、入股等形式,按照“依法、自愿、有偿、规范”的原则,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给农机大户或农机专业合作社耕种。主要流转形式:一是实行耕种收托管。与外出务工者、劳力短缺户签订有偿代管责任田协议,也就是常说的“田保姆”。这种形式种植权和收获的粮食归农户,种啥作物也由土地所有者说了算,向机手支付农机作业服务费,实际就是“一条龙”服务。二是租赁。农机户根据拥有机械种类,发展蔬菜生产、种植经济作物等,就是以租赁土地为主。三是承包。这是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并且承包土地面积大、时间长。如某农机合作社,吸收了20个农机大户入社,把分散的农机户联合起来,有效利用农机资源。合作社成立后,承包土地6000亩,对土地进行整合,实现规模经营和标准化生产,促进了农机和农艺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了农机化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主导作用。仅承包土地,每年就可实现盈利200余万元。四是带动加入农机合作社。由于合作社发挥了农机在农业生产中重要作用,解放了劳动力,一些农户主动带地加入到农机合作社,享受合作社成员的优惠待遇。

  二、农业机械化在加快土地流转和发展规模种植中的作用

  一是农业机械得到了充分利用,农机装备水平得到了提高。土地向农机大户流转,解决了“有机无处用、想用没有机”的矛盾。承包了土地,因自己拥有机械,农活基本都是用机械化完成的,提高了效益。同时根据种植需要还不断更新机具,不断优化农机装备结构。

  二是实现了土地规模经营,提升了农业机械化水平。通过土地流转使有经营管理能力的农机大户集约经营土地,实现了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三是促进农村劳力转移,拓宽农民致富路。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事其他产业,增加了收入。同时还有效的减少了土地撂荒,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四是促进了新技术的普及与推广。农机手们,都是高素质的人才,是农村中的能人。承包流转土地实现了农机与农艺的有机结合,培育了一批新型农民,改变了传统的种植观念。他们采用多种新式农机具及先进的适应性技术,使一些高新技术在农业领域得到了普及和推广。五是为农机合作社增添了活力。有些农户为省心、省工、省时,主动要求带地加入农机合作社,为合作社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如何通过土地流转培植农机服务组织

  一是扶持机械化种粮大户。扶植机械化种植大户是加快农村土地流转重要途径,要及时为大户提供政策、信息、技术指导服务,帮助解决生产当中遇到的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不断扩大种植规模,逐步实现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大扶持力度,引导农机大户带头应用新装备新技术,鼓励开展“五统一”的规模化服务作业,做到发展一户,扶持一户,成功一户,带动一片。

  二是培育专业种植合作社。要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步伐,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要求,加强组织引导和培育,把发展壮大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抓手,通过有效的激励政策和扶持措施,为培育专业种植合作社提供优惠条件,不断壮大农机服务市场主体,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如对土地流转200亩以上的给予补贴资金,还可以实施累加补贴。对示范带动效果明显的专业种植合作社和种粮大户,要予以表彰或机械奖励。

  三是培训现代新型农民。以“阳光工程”培训为契机,把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成员作为培训重点,加强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作业服务水平。同时,要做到长班与短班、理论与实践、课堂与田间相结合。要细化培训管理制度,狠抓教学质量,确保教学效果。要广泛动员一批综合素质较高的农民参与阳光培训,争取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种植大户和新型农民。

  四是大力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要优化农机服务环境,打造农机服务平台,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提高农业机械使用效率和作业水平。积极组织和引导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和农机服务组织为农民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机社会化服务,并把服务重点由单纯的农机作业服务向土地规模经营延伸,促进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种植。

  四、承包流转土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是缺乏政策引导,流转机制不健全。农机户承包经营土地,目前仍是自发行为,随意性大。因此尚没有具体实施细则,在管理方面缺乏统一规定,引导和服务不到位,影响了规模和效益。

  二是操作程序简单,合同不规范。多数农机户托管或承包土地,尤其是在亲戚朋友之间大都是口头协议,没有正式书面合同,即使有书面合同也是非常简单,内容不完整、不规范,更没有经过有关部门公证,在某些方面不具有法律效力,因此一旦发生纠纷就难以找到处理依据,容易产生矛盾,影响社会稳定。

  三是缺乏长远观点,没有形成规模。机手们担心政策多变,只顾眼前利益,没有长远谱气,不敢承包土地面积过大或加大资金投入,限制了土地流转的进一步发展。

  四是扶持不到位。因是农户之间的个人行为,没有政府干预,所以也就没有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

  为推进农机大户承包流转土地健康发展,针对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提高认识,正确引导。要搞好宣传,消除农机户的疑虑。充分认识农机大户承包流转土地,对于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有着重要的意义。要积极做好引导、规范和服务工作,推进土地健康有序流转。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引导,搞好全程指导和全方位服务。

  2、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有关部门制定出台扶持和鼓励政策,激励农机手大面积承包流转土地,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在享受良种补贴等优惠政策的同时,从燃油、机具维修等方面给予优惠。还要帮助承包大户搞好机耕道路、排灌渠道等基础设施建设。

  3、搞好服务,规范运作。针对机手与农户之间流转土地程序简单、运作不规范的实际情况,要加强培训,搞好服务,不断提高他们的经营和管理水平。帮助搞好政策咨询、合同签约等方面的服务。

  4、培育大户,树立典型。农机大户承包经营土地,拓宽了农机服务领域,推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将会成为土地流转的发展方向。要选择一些农机具装备水平高、承包土地面积大的农机专业户,进行重点扶持、重点培植,扩大宣传、树立样板,以辐射带动更多的有农机户主动承包经营流转土地。

新闻来源地址:

热门农机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