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枣庄市制定了2013年农机化工作意见,明确了“一二三四”的工作思路和全年任务目标。计划到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320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9%,农机社会化经营服务总收入突破20亿元。
突出一项主题。即实施创新示范工程,提升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计划全年累计应用机械深松、小麦精播、免耕播种、化肥深施等农机化节本增效新技术1400万亩次,实现农业节本增效9.5亿元。
把握两大重点。一是规范实施农机购置及机具报废更新补贴政策。二是实施农机化项目带动。争取财政支持,重点加强玉米机收秸秆还田作业奖补等政策资金的争取力度,并发挥好项目的引领示范作用。
强化三项基础。一是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引导农民发展玉米收获、秸秆还田、免耕播种及马铃薯、花生收种作业机械。计划新增和更新玉米联合收获机600台,免耕播种机300台,深松机200台,配套大型拖拉机500台。二是加强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区建设。在全市建设10万亩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区,总结完善重点作物机械化生产技术路线、模式,探索不同区域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的新机制,形成农机农艺相适应的技术体系,示范带动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三是加强新型合作服务组织建设。加大扶持力度,强化规范指导,引导农机合作社不断探索创新服务模式,组建农机合作联社,逐步形成农机规模化生产的“航母”。力争到年底,全市新建农机专业合作社30个,其中“五有”农机合作社占合作社总量的30%,每个区(市)组建1—2个农机合作联社。
提升四项水平。一是提升玉米机收及秸秆还田水平。计划完成玉米机收及秸秆还田面积180万亩;小麦机收及秸秆还田率保持在95%以上,玉米破茬直播面积30万亩;小麦免耕播种面积达到90万亩。二是提升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全市计划完成马铃薯机械种植5万亩、机械收获18万亩,花生机械种植4万亩、机械收获4万亩。三是提升农机安全生产水平。深化“平安农机”示范创建和农机监理规范化建设,加大联合执法力度,抓好重要农时、关键生产环节的农机安全监管。力争到年底全市农机“三率”比去年再分别提高10个百分点。四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农机化培训学校规范化建设,深入开展好农机教育培训。规范开展农机修配市场管理、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监督、农机投诉等工作,加强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心建设,扩大农机“两保”服务覆盖面和服务范围。力争全市新增2-3个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心,建成1-2个省级重点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