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在前面走,人在后面一手扶犁,一手挥舞着鞭子吆喝驱赶,泥土翻飞……这是农民传统耕作方式中一幅最典型的画面。然而,随着农机推广步伐在我县的加快,“农机化”把人们逐渐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作模式中解放出来,农业机械化成为助推农业发展,农民发家致富的强力引擎。 2012年,我县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思想创新和服务创新为手段,以示范推广机械化育插秧和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为主攻点,认真落实各项农机化扶持政策,加大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力度,全县农机化工作扎实推进。
大力推广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以农机购置补贴为抓手,以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和农机服务合作组织为平台,主攻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的推广,设立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基地2个,先后召开油菜机收现场会和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现场会,新增油菜生产机械化示范点1个,示范面积达400亩。
与此同时,做好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全年开设各类培训班8期,培训各类学员451人。在全年培训中专业理论讲解达2100多课时,相关专业技术指导1370余人次,发放各种宣传学习资料3000多份。
另外,着力推进农机服务社会化、产业化进程。加大对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培育扶持力度,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技术培训、跟踪服务等方面,积极支持,促进农机专业组织健康发展。目前,全县已登记注册农机专业合作社14家,拥有会员162人,联合收割机、拖拉机等各类农具475台套。其中宿松县俊诚农田作业专业合作社和宿松县华峰农机服务合作社先后获得安徽省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称号。
农业机械的安全生产,是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一件大事。我县狠抓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在宣传教育、规范管理、执法监控和从严治理上狠下功夫,有效地防范了农机事故的发生。共年检拖拉机1153台,年检联合收割机166台。同时,按照“横向到边,重心下沉,防线前移,不留死角”的要求,组织监理人员开展农机执法行动330次,共抽查拖拉机1256台次,排查和纠正整改一般隐患274起。在“三夏”“三秋”等重点农时,加大宣传和执法力度,有效保障了我县农机安全生产。
农业机械推广使用,大大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小机械”真正成了广大农民朋友增收的“大帮手”。 2012年,我县争取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000万元,共补贴各类农机具1878台套。实际使用补贴资金9902130元,受益农户1343户,新增农机动力21184千瓦,带动农户投入资金3198万元,新增农机资产4188万元。截止目前,全县农机总动力达342868千瓦。大中型拖拉机、水稻高速插秧机、油菜收割机等大马力、高性能、复式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机耕、机播、机收作业面积分别达到了196.5万亩、 20.5万亩、 93.4万亩,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52.6%。(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