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机械化使农业生产如虎添翼

作者:金华日报 本站发布时间:2013年02月27日

    金华农业机械化近、远期目标:

    近期到2015年,农机总动力达285万千瓦,水稻、油菜等主要作物全程机械化率达70%以上,规模生产的蔬菜、水果、林业特产、畜禽、水产等主要生产环节基本实现装备机械化,“中国南方农机产业园”初步建成,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机生产企业;

    远期到2020年,农机总动力达300万千瓦以上,“中国南方农机产业园”培育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品牌影响力的大型农机工业企业集团。

    记者 李冰峰


    连日来,我市各地种粮大户忙着购置农机具,准备春耕。

    “这台机器能使插秧作业节省不少工夫。”前些天,婺城区蒋堂镇的一位农机手在蒋堂镇市级农机化示范基地驾驶一台乘坐式插秧机示范给大家看。据了解,由于有购置农机补助政策,蒋堂镇部分种粮大户、农机合作社与农机经销商签订了购买协议,添置了一批农机设备。

    2月27日,我市在婺城区汤溪镇寺平村开展全省“助农增收服务”暨春耕备耕服务月活动启动仪式。浙江四方集团、莱恩农业装备有限公司等农机企业把自己生产的拖拉机、田园管理机、联合收割机等农机设备带到现场,供农民朋友挑选。

    记者从市科技局了解到,我市正在开展农机装备产业综合创新试点工作。2月17日,全省现代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与高新园区创建启动工作会议在永康召开。金华市区、永康、武义的农机产业带初具规模,金华市政府将对农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给予支持。

    农业机械化

    是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

    “雇工难、雇工贵”是当前我市农村地区普遍遇到的问题。随着城市用工成本和农村租种土地费用增长,越来越多中小农户开始转租手中的耕地,向城市转移,农村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

    在永康从事种植养殖业的农业大户老邹就遇到过雇工难的尴尬:“包吃包住每月2000元工资,文化和技术都没要求,还是没人愿意干。”

    与老邹不同,在永康现在已经有很多农民组建或加入了合作社,工厂化育苗、机械插秧成了种地新时尚。如今我市农村地区,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不断涌现,农机具逐渐取代人力畜力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

    记者从市农机管理站了解到,2012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260.66万千瓦,推广水稻机插20.62万亩,新建水稻育秧中心10个、粮食烘干中心32个,粮食烘干能力达到12.54万吨。

    市农机管理站负责人指出,伴随着用工荒问题,以机械替换人是农业生产大势所趋,农业机械化是我市实现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要依靠科技进步,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支持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作用,助推“两富”金华发展。

    中央一号文件

    为农业机械化再送利好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努力提高农户集约经营水平”、“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推进农机以旧换新试点”……和社会预期的一样,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无论是鼓励农业生产关系转变,还是明确扩大农机购置补贴规模,都对农机产业发展构成实质性利好,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有望大幅提升。

    来自农业部的数据显示,农机购置补贴实施9年来,中央财政共安排补贴资金744.7亿元。正是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推动下,农民购机用机积极性高涨,农业机械化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记者从金华市农机管理站了解到,自从2004年开展农机购置补贴以来,截至2012年,全市农业机械购置(含钢架大棚)总投入58488万元,各级财政补贴19827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贴15804万元;共补贴机具70398台(套),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436台、联合收割机1716台、粮食烘干机214台、插秧机699台、茶叶采摘机1570台、耕整机3935台、育秧流水线220条;补贴钢架大棚7100亩,受益农户(组织)总计49568户。

    而像义乌冯泽宝这样的种粮大户,正是政府惠农政策的最直接受益者。冯泽宝刚刚获得“全国20佳农机合作社理事长”称号,由他牵头成立的义和粮食机械化合作社拥有各类农业机械374台(套),建有优质米加工生产流水线4条、粮食烘干中心5个、温室育秧中心7个,固定资产投资达2406万元。

    最新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对这些种粮大户来说不啻为一针新的强心剂。对于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的“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推进农机以旧换新试点”等政策,冯泽宝感到十分振奋,这意味着他将从政府获得更多的资金扶持。

    此外,文件中提出的“努力提高农户集约经营水平”和“农业补贴中新增补贴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倾斜”等政策,对于我市种粮大户无疑都是利好消息。

    市农机管理站表示,2013年的工作思路中,最主要的就是继续加大农机化推进工作力度,认真落实中央、省、市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大力开展“阳光购机补贴行动”等。

    在我市召开的《浙江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宣传贯彻会上,市领导指出,未来5年我国将坚持不懈地推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农机产业又是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抓手,这也是今后我国、我省今后工业经济发展的方向。

    建设农机产业集聚区

    我市具备良好基础

    目前,我市已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农机及配件产业集群,农机企业以及分布于五金、汽摩配产业中兼业从事农机具(含配件)生产的企业数量众多,农机产品产值规模近300亿元。其中,永康市登记在册的农机生产(含配件)企业就有1500多家,近3年平均每年新增200多家,产品涉及动力机械、运输机械、田园管理机械等7大类、20多个小类。永康的手扶拖拉机、柴油机、农用车,武义的田园管理机、扫雪机,金华市区的收割机、园林工具,磐安的茶机等在国内外市场上都有一定知名度。

    四方集团和莱恩农业装备有限公司是我市农机行业的龙头企业。省政府已将莱恩农业装备有限公司作为我省智能化收种作业成(台)套农机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基地,并在莱恩农业装备有限公司建立省级农机装备研究院。农业部农机化司负责人称莱恩农业装备有限公司为中国民族品牌农机的引领者。

    浙江四方集团、莱恩农业装备有限公司、威力园林机械有限公司等数十家农业装备企业已经着手投资扩产工作。据测算,将来金华农业装备产业产生的经济效益,相当于再造一个永康五金产业的产值规模,超过千亿元级别,金华将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现代农业装备创新基地、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

    除以上两家大型龙头企业外,我市还有一大批中型骨干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武义周一机电有限公司生产扫雪机、开沟机等产品;浙江挺能胜机械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收割机、手扶拖拉机等;浙江绿发农牧机械有限公司(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华统集团控股)投资数千万元建立了自动化养殖设备生产线;浙江超越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园林工具在国外已替代日本的产品。这些企业的年产值都在两亿元以上。

    据省农机局调研,目前,全国农机市场所需柴油机、农用车、收割机等农机的配件大部分产自永康、武义及金华市区一带,永武缙五金产业集群产品涵盖机械五金、工具五金等2万多个品种,产品配套能力极强,可为各种农机整机制造提供配套。金华汽摩配产业中也有为数众多的企业已成为全国农机企业配套厂家。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杨学军认为,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将带来农机产业大发展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中国人多地少、耕地细碎化的客观现实,不仅提高了种植成本,削弱国内粮食作物的竞争力,还不利于粮食作物的提产提质,因此加快农业机械化水平,将是未来的一大趋势。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