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时风电动汽车产业园主持召开了山东时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专项项目验收会。该项目是国家发改委批复的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专项,列入了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总投资4540万元,其中获得国家专项补助资金500万元。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了发改委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聘请我国农业工程方面的知名专家、山东理工大学轻工与农业工程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相友,山东省内燃机研究所研究员彭力,山东省机械工业科技协会高级工程师张宇翔,聊城正坤会计事务所注册会计师王子禄,聊城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郭宏亮教授组成项目验收专家组,省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处孙公平主持验收会。聊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银东,高技术科长梁彬,高唐县发改局局长刘景彦,副局长白长国出席验收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时风集团总经理刘成强,副总经理林连华等陪同。
公司总经理刘成强接待了验收专家组一行,代表三万名员工对专家组的莅临指导表示热烈欢迎。验收会上聊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银东做了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时风集团作为我市的支柱企业、排头兵企业,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不断发展的路子,在全市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
在验收会上,项目验收专家听取了时风集团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工作报告、技术报告、财务决算报告,审查了相关文件,进行了现场考察、技术质询和讨论。与会专家对时风集团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项目总投资预算4540万元,实际完成投资4545.33万元,项目围绕玉米收获机和大马力拖拉机关键的开发,引进图形工作站、分析软件,完善了整车设计、仿真分析平台。购置了脱粒清选试验台、履带式转鼓加载磨合试验台、提升器、传动系统、液压系统、电气系统等专用试验台,整机检测线、多工况排放试验台等,增强了整机和零部件试验、验证能力,建成了完善的玉米收获机、大马力拖拉机研发、工程试验、创新平台,使企业技术中心具备更强的创新能力。
通过项目建设,攻克了无损伤摘穗、无缠绕低损伤清杂、茎秆定向定量铺放等关键技术,开发的自走式不分行玉米联合收获机,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同时通过动力换档、电液压控制、无级变速等关键技术的攻关,自主开发的新型大马力拖拉机,关键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创新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承担了多项省级以上重大科技项目,取得了11项自主知识产权专利,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研发团队。经过认真讨论,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山东时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完成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的建设内容,技术创新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同意通过验收。
时风集团企业技术中心能力建设项目顺利通过验收,掀开了时风农业装备发展的新篇章,成为农业装备产业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标志着时风集团掌握了玉米收割机、大马力拖拉机核心开发技术。时风集团将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能力建设项目验收会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做大做强农业装备产业,为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装备支撑,为我国新四化建设发挥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