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四团职工培训中心,一场以调试玉米穴播器、小麦条播机为主的擂台赛爆出冷门,大学生连官彭波以专业技术精、组装方法活、口令规范、动作娴熟一举夺冠,成为今年春耕生产机械组装、调试的新教头。
从未摸过机车的大学生何以能当上“机械师”?据了解,该团农机技术员一个萝卜一个坑,一到老技术员退休、探亲或上调,就会出现人才断层现象,直接影响一年一度的春播。该团早筹划,早安排,搭平台,建舞台,抽调文化素质高、头脑灵活的大学生进行换岗训练重点培养,通过手把手教、一对一带等方式,将他们培养成一专多能的机械能手。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的彭波,见连队懂农机的技术员少,春播过程中常出现不必要的失误,耽误一年的收成,他就利用业余时间翻书看报,上网查询,或亲自向团里的农机能人“请教”。通过细致地看、问、揣、悟,仅2年时间,彭波已成为连队小有名气的“机械师”。该团还采取“基础知识共同学、专业知识分类学、结合兴趣选择学”的方式,根据学历、特长、爱好成立机械革新组、质量检验组、新闻宣传组,努力提高大学生“新兵”的能力及素质。
在四团,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看级别、不分性别的用人方式将一大批能人推上了团场社会经济发展的舞台,打响了红红火火春耕生产的“第一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