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取得特大丰收,总产达到1152亿斤,实现“九连增”,总产量、商品量、调出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新贡献,成为国家可靠的战略大粮仓。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黑龙江省坚持走现代化大农业发展道路,加快建设大水利、应用大农机、推广大科技、开展大合作,向抗旱除涝、良种良法、精耕细作、规模经营要产量、要质量、要效益,极大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持续增产丰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通过加快建设大水利,着力夯实农业生产基础保障,不断提高农业抗旱除涝能力,为加快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奠定了坚实稳固的基础。过去一年,全省加快建设水利工程,投资180亿建设水利工程项目631个,新增水库兴利库容1.87亿立方米。通过发展节水灌溉,全省新增旱田节水灌溉面积441万亩,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推广面积达到407万亩,年节水6亿立方米。
普及应用大农机,全面提高农业生产劳动效率,深入实施大农机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努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突出发展大型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重点装备大马力拖拉机、整地机、精量播种机、水稻插秧机等农业机械,实现了以整地作业为主向整地、播种、中耕、收获全程机械化转变。去年,全省大型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797个,经营土地625万亩,辐射周边土地3985万亩。全省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91.67%,水稻、大豆、小麦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
积极推广大科技大幅提升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通过深入开展科技兴粮行动,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不断提高粮食生产科技含量,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全省农村测土配方施肥达8500万亩,良种覆盖率保持在98%以上,落实高产创建面积超过1亿亩。
广泛开展大合作,不断强化农业生产组织程度,全省深入推进农垦与地方、林业与农业以及金融、农机、水利等涉农部门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合作,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把分散的作业统一起来,把分散的经营联合起来,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有力促进了农业生产力发展。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29098个,土地流转面积4446万亩,208个村实现整村土地规模经营。
吉炳轩说,2013年,黑龙江省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把粮食产能稳定增长作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首要任务,扎扎实实推进水利化、机械化、科技化、产业化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着力打造国家稳固、可靠、优质的大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