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全省实施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三年打基础、五年全覆盖”的第二年,是沅陵县实施水稻机插秧项目的第三年,也是攻坚之年。130台插秧机、15万亩机插秧面积的推广任务,沅陵县农机局一班人提前谋划,迅速实施,于农历年前召开两次会议专题研究,年后三次会议重点部署。 3月1日,沅陵县农机局30名干部职工进村入户正式开展水稻机插秧推广工作,标志着沅陵水稻机插秧工作已全面启动。
一、出台方案,加强考核。利用春节假期,我局分管机插秧工作的领导根据2012年的实施情况制订了《2013年沅陵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案》和《2013年沅陵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绩效考评办法》,于春节后第一次党组班子成员会上修改通过,并报请县人民政府分管领导同意,以县政府办的名义下发到各乡镇。
方案明确了2013年的总体目标任务:推广130台以上的插秧机,完成15万亩的机插秧面积,建成8个核心示范区、9个示范片、6个示范点。确定了2013年机插秧工作六个方面的重点,即:主攻“为机育秧” 、力推“大户购机” 、加强技术指导、加大培训力度、规范物资供应、做好对比试验。制订了四项保障措施,一是成立以县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和由农机、农艺专家及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指导专家组;二是强化目标管理,农机推广和应用纳入县政府综合绩效考核,占分值2分,农机化全面工作单独与各乡镇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由农机局提供考核依据;三是继续落实扶持政策。县财政继续执行往年水稻机插秧累加补贴资金政策,对购买育插秧机械设备的农户优先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四是确定40名县级技术指导员和60名乡镇级技术指导员对1000亩、500亩和100亩以上的机插秧大户采取一对一结对挂牌服务。
考核办法进一步强化了责任落实。统一了思想,明确了各乡镇人民政府、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八大片区领导小组为考核管理对象,确定了组织管理、培训宣传、完成机插秧面积、育插秧机具推广情况(插秧机台数、秧盘数等)、机插作业台帐、对比试验和科学测产、群众满意度及地方配套资金投入等九个方面的情况为考核范畴。细化了组织管理、培训宣传、机插秧面积、推广机械台数、秧盘推广、作业台帐、乡镇配套资金投入等10项考核内容和评分办法。
二、划分片区,下达任务。全县23个乡镇按水田面积和农机化发展水平划分为三个档次,确定8个乡镇为第一档,作为农机化发展先行乡镇;9个乡镇为第二档;6个乡镇为第三档。并按档次下达了指标任务,第一档的每个乡镇要推广插秧机10台以上,机插面积10000亩以上,建立一个2000亩核心示范区;第二档的每个乡镇要推广插秧机5台以上,机插面积6000亩以上,建立一个1000亩示范片;第三档的每个乡镇要推广插秧机3台以上,机插面积3000亩以上,建立1个100亩示范点。同时按乡镇档次搭配,局内部将全县23个乡镇划分为五大片区,局长肖明与其他四名班子成员各负责一片,每个片区配备5至6名技术人员负责宣传推广、培训指导和组织管理。
三、下乡推广,全面落实。近日,全局所有片区责任人分成5组,分别在局长肖明等局领导的带领下,到全县23个乡镇进行水稻机插秧工作宣传推广。在下乡推广之前,局党组作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一是带齐资料。局党组为各片区准备了县政府分管农业领导与怀化市政府签订的《2013年农机化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2013年沅陵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方案》、《2013年沅陵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绩效考评办法》、《告全县机插秧大户书》等10项宣传资料;二是确定路线。各片区下乡推广的第一站必须是乡镇党委政府,与乡镇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取得联系,传达贯彻省市县农机化工作方面的政策及2013年的任务分解情况,确定机插秧示范片区。第二站是下到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和老机插户家中,与他们面对面接触,了解他们的想法,为他们提供政策信息,指导他们进行春耕备耕的准备工作。第三站是下到田间地头,具体落实示范片区的稻田面积。
通过反馈情况,各片区的任务落实情况来势很好,呈现了两个方面的良好势头。一是乡镇提高了对机插秧工作的重视程度,并主动问计我局,如何落实各项任务指标;二是新购机户意向明确。各片区均收集了大量有意向购机户的基本资料,拟邀请他们参加3月中旬的机插秧技术培训班,并最后确定购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