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市阚家镇西姜戈庄村保护性耕作示范区内,麦苗返青,叶宽苗壮,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村支部书记刘斌业指着自己种的三块的麦田对前来调查苗情的技术人员笑着说:“保护性耕作新技术与传统播种就是不一样,科学种田省心、省工、省力、省钱,只要保证出苗率,丰收那不是问题。从去年夏收的情况看我们村原来800斤的产量变1000多斤了,这样的好技术农民能不抢着用吗?”。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保护性耕作小麦越冬及返青情况,高密市农机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保护性耕作示范区开展苗情、墒情调查,并与传统作业小麦进行了对比。经过数据对比分析,保护性耕作小麦生长情况明显优于传统作业地块。保护性耕作小麦根系发达,分蘖平均多2-3个,生长均匀,苗齐、壮,无黄叶现象,病虫害较轻,墒情较好,保护性耕作地块的保墒、保水效果明显。
近年来高密市积极开展保护性耕作示范区建设工作,在姜庄镇李仙村保护性耕作示范带动作用下,分别在全市其他十三个镇(街、区)设立了示范村示范点,并在示范区内率先推行玉米联合收获、秸秆还田、小麦免耕播种“一条龙”作业模式,在全市形成了“以点带面、全面开花”的示范推广新模式,提高了农民对保护性耕作的认知程度和接受能力,特别是免耕播种的小麦,抗旱耐寒、抗虫害、抗倒伏、长势好、产量高的优点,老百姓是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保护性耕作示范区产生了良好的辐射带动作用,为推动全市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好又快发展,保障粮食安全生产做出了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