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当农民也很幸福。我家的3亩8分地,小麦、玉米全部用的是新品种,产量高、品质好。村里刘昆武的农机队(农机大户——笔者注)提供全套服务,从运肥、耕地、播种、浇地、打药,到收获、运粮全都搞完,我的活计就是把小麦、棒子晾晒干了就行。一年通算下来,每亩地可挣到800多块钱,再加上国家补贴,纯收入可达1000块。现在的农民,真的是吃政策饭、享农机福喽。”在这个春花烂漫、柳枝摇曳的季节,笔者在招远市辛庄镇五截村就“农机服务多元化”问题进行调研时,该村村民刘玉胜这样说。
该村处于平原洼地,水浇条件好,是招远市农机化先进单位。全村283户,906人,耕地1326亩。1995年,刘昆武从开展小麦机收开始,逐步发展,现在已能开展小麦、玉米生产全程的机械化作业服务,农机总资产原值68.5万元。自2008年以来,为该村148户、526亩小麦、玉米一年两茬地块开展“一条龙”、“全保姆式”服务,受到农户欢迎。该村夫妇二人皆外出打工的刘克刚说:“我的3亩多地,全靠刘昆武给我打理。小麦(玉米)收下来之后,地头上就有收鲜麦子(玉米)的,我委托刘昆武当场卖掉,价格随行就市。我只向刘昆武要钱就行了。去年,我这3亩多地,他给了我2500块。”
笔者从招远市农机部门了解到,近些年,招远的农机事业得到迅猛发展,农机服务组织、服务模式日益呈现多元化。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农机服务联合体、家庭农场等组织通过合同制、一条龙、连片“团购”等方式,承担了80%的农机作业量,有效地解决了一家一户的小地块生产与大机器作业之间的矛盾,提高了农机化水平。农民享农机福的时代真的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