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是一年农业生产的开始。2月25日,农业部27个调查小组,108名机关干部和科技人员,带着对“三农”事业的深厚感情,带着贴近土地、亲近乡亲的热切渴望,从北京出发,奔向春天的田野。这是农业部连续第三年开展“百乡万户调查”活动。转眼20多天过去了,调查组“走南闯北”,进村入户,吃住在乡村、调研至深夜,留下了串串厚实的印记。农民用质朴的语言表达着对调查组由衷的感谢:“从北京来的调查组,真是俺们农民的贴心人。”
走村串户探民情、听民声、宣政策
春播一粒粟,秋收万颗种。目前正值春季农业生产的关键季节,从南到北春耕备耕工作正渐次展开。推动各地春耕备耕和加强春管工作,促进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帮助基层和农民群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是调查组此行的重要任务。调查组抵达各调查地点后,顾不得奔波劳累,立即进入工作状态,开展调查研究。春耕备耕、动物防疫、农产品市场、农民增收、农业农村人才队伍、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新农村建设、农村社会管理等都是调查组关注的内容。
在2月21日的“百乡万户调查”活动动员培训会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语重心长地说:“百乡万户调查活动是部党组抓的一件大事,是当前机关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贯彻落实中央要求,改进工作作风的根本要求和重要目的,就是要密切联系群众、多为人民做事。只有多看看基层实情,多听听老百姓心声,多想想群众困难,多为老百姓办实事,改进工作作风才会有对照、有动力、有方向、有实效。”“‘三农’工作者要先下田头再回案头,做出的决策才更有准头。”
带着部领导的嘱咐,怀着服务“三农”的热情,各调查组以行动践行着使命。2月25日,山东调查组抵达莒南县后,省略一切繁文缛节,第一时间与省、市、县、乡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进行座谈,单刀直入说重点、问难点、解疑点。2月27日一大早,吉林调查组踏着皑皑白雪、顶着凛冽寒风,来到前郭县吉拉吐乡进村入户调查。农民拉着调查组成员的手说:“真是没想到,这大冷的天,你们还来到乡下,太不容易了!这样实心眼儿的干部还真少见。”
调查组每到一处,总是结合当地农业农村特点,宣讲强农惠农富农政策,释疑解惑。“当前粮价低于2013年最低收购价,国家最低收购价政策没有起到保护作用。”在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湖南华容县,当地农民向调查组如是反映。“目前出台的最低收购价是针对今年秋粮的价格,当前市场价格仍然高于2012年晚稻最低收购价。”
调查组当即给予解释。“原来是这样啊。你们懂政策,一句话就给我们说明白了。”
像这样的对话场景,每个调查组都能说出一大堆。从农民期许的目光中,调查组每一位成员更加看清了肩上的责任。他们认真倾听农民生产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急农民所急,忧农民所忧。内蒙古调查组在深入走访托克托县奶农后,报回一期《托克托县奶农的心病与期盼》简报,反映奶业发展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引起农业部领导的高度重视,韩长赋部长批示“反映的问题很实在,也有代表性”,并要求相关业务部门作为专题研究,拿出办法措施。
调查期间,调查组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厉行勤俭节约,坚持轻车简从,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办实事、求实效上,得到了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认可和好评。云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刘维佳对农业部“百乡万户调查”活动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项活动拉近了干部与群众的关系,受到基层拥护,百姓欢迎。调查组在云南工作期间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六条禁令”,体现了服务“三农”、求真务实、高效廉洁的良好作风。
深入旱情一线与农民共渡难关
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抗旱保丰收是每年少不了的重要一环。针对当前贵州、云南和山西等地区出现的较重旱情,调查组深入旱情一线实地查看,与农民一起想办法,共渡难关。
2月26日,云南调查组马不停蹄地赶到旱情较重的保山市隆阳区潞江镇顿东村,实地察看灾情,帮助当地寻找抗旱有效措施。“有没有想过从山塘引水、建水窖、打井,或者用滴灌技术呢?”面对一块块干裂严重的咖啡、甘蔗和玉米地,调查组一行心急如焚。当得知这些方法均行不通时,调查组成员心情十分沉重,迅速与省农业厅、保山市农业局就科学抗旱深入交流探讨,提出应从短、中、长期三个层面加强应对,标本兼治。同时,建议农业部尽快向云南安排小春抗旱救灾资金,并在覆膜种植、集中育秧育苗等项目上给予更大倾斜。
3月11日,山西调查组来到闻喜县桐城镇赵家岭实地查看小麦苗情,发现麦田干土层已达8~15厘米,小麦返青困难,少数点片麦苗因旱死亡。为比较不同抗旱措施的实际效果,调查组又先后走访了郭家庄镇和后宫乡,发现同样处于旱区,由于这两个乡镇抗旱技术措施到位,小麦长势就不一样。“这么好的抗旱技术,为什么不大面积应用?”调查组打破沙锅问到底。在通过进一步调查摸清有3个阻碍因素后,调查组及时将情况向省市有关部门反映,并提出3条针对性建议。
四川调查组针对当地旱情,及时向部里上报四川抗旱救灾资金申请,有关救灾资金正在紧锣密鼓地协调争取,力争早日下拨。海南调查组在儋州大榻村、西芬村获悉农民春耕缺水后,及时向儋州市农业主管部门反映,农委当即协调水利部门,尽快解决水源问题。青海调查组督促青海省落实抗旱资金,推动全膜双垄覆盖技术应用。
真心实意为农民办实事、解难题
安徽郎溪县建平镇西郊村陶金锁家有3位病人,家庭“因病致贫”,日子过得很紧巴。调查组上他家调查时,悄悄塞给他1000元钱,并协调西郊村大队为他家申请最低生活保障经费。陶金锁感动地说:“你们北京来的干部,能上家里坐坐,我就知足了。”
为农民多办实事、好事,是调查组每位同志的心愿和追求。他们心中时刻装着部党组的嘱托:“对于基层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要想方设法帮助解决,能解决的要立竿见影。一时难以解决的可以向部里反映,也可以向当地党委政府反映。要让基层看到我们是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事的,调查组到下面是真心实意解决问题的。”
甘肃调查组针对康乐县在打造肉牛产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积极协助联系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的养牛专家进行指导,协调有关单位提供免费德系西门达尔牛冻精;针对东乡县养殖农户资金短缺问题,积极协调县畜牧局加大双联惠农贷款发放力度。
广西调查组在来宾市兴宾区凤凰镇,组织国家甘蔗体系专家邓赌湖教授举办专题培训班,集中向43户农民、相关糖厂讲解甘蔗脱毒种苗技术及甘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在扶绥县渠黎镇渠莳村调查时,调查组发现青年农民甘曹广西瓜苗出现严重病害,当即电话联系国家西瓜体系植保专家赵延昌,并将手机拍的病苗照片发送过去,很快赵延昌老师对症开出了“药方”。调查组离开时,甘曹广依依不舍,一个劲儿向专家要电话,希望今后有问题能够直接请教。
当江西调查组了解到兴国县脐橙产业面临市场开发困境时,积极协调想办法,目前已促成该县将军红果业集团与中国兔业联盟负责人会面并达成初步协议,共同开发俄罗斯市场,为果农增收开辟一条新路。
入户调查在继续,为农民服务、替农民解忧的生动实践也在不断地累积、丰富和延伸。调查组一位成员深有感触地说:“为农民办实事没有大小之分,唯有用百分之百努力去办好。对我们来说,可能只是干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对农民而言,那可能就是一件天大的事。”
调查组成员的一言一行代表着国家机关公务人员的形象,也体现着国家机关干部“服务三农”的意识和水平,时刻牵动着农业部党组的关心和关注。3月15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向参加“百乡万户调查”活动的全体同志致以亲切慰问,勉励调查组成员要再接再厉、善始善终,按照“四个好”的要求,继续做好调查工作,为实现“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两个持续提高”目标任务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