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湖南省率先全国开展购机补贴“全价购机、县级结算、直补到卡”创新试点,取得了全面成功,也让农民群众享受到了更多的实惠和更好的服务,这让省农机局局长王罗方觉得很欣慰。
红网长沙4月11日讯(记者 廖洁)去年5月7日,红网就湖南省实行农机购置补贴方式改革一些具体内容对湖南省农机局局长王罗方进行了独家专访,一年来,改革的实际效果如何?今年的农机购置补贴又有哪些新变化?又将怎样进行廉政风险防控?4月11日,王罗方再次接受了红网的独家专访,并对上述问题一一进行回应。
新办法强化监管 近30万农户和农机服务组织受益
红网:感谢王局长在一年后再次接受我们采访。2012年湖南省率先全国开展购机补贴“全价购机、县级结算、直补到卡”创新试点,请问效果如何?
王罗方:我想说四个字:全面成功。新办法拉近了“用钱”和“管钱”的责任距离,强化了补贴政策实施监管,让农民群众全程参与并直观感受到了国家补贴政策的实惠,保证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廉洁高效实施。我省去年实施中央补贴资金10.2亿元,补贴各类农机具36万多台套,近30万农户和农机服务组织受益,拉动农民群众投入近60亿元;没有涉及农机部门的举报,更没有公职人员被查处。这项工作,得到农业部、财政部高度肯定,已部署在全国推广。省委省政府多次表扬我们。
今年管控环节更严 指标申领就近
红网:2013年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操作办法有变化吗?
王罗方:今年,“全价购机、县级结算、直补到卡”的大框架不变,对个别环节进行了完善,概括为两句话:“管控环节更严,指标申领就近”。
红网:请问具体如何理解?
王罗方:“管控环节更严”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补贴系统实现了实名制,谁操作谁负责;二是补贴信息全部上网公布,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三是补贴资金统一调剂,杜绝拖延结算。“指标申领就近”主要是说农户可以就近选择县政务中心,或县农机局,或授权的乡镇以及农机部门在农机专业市场设立的受理点申请购机补贴指标。
新增7个品目机具
红网:2013年湖南省购机补贴机具种类有哪些?较去年有什么变化吗?
王罗方:我省补贴机具品目是在农业部发布的补贴机具种类范围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确定的,共有11大类31小类77个品目,具体品目,我也记不全,可以到湖南省农业机械化信息网上去看。我们还允许各县市区根据本地实际,在省里确定的范围中,对补贴额低于1000元的补贴机具品目进行取舍,报省局审批。
较2012年,我们把中耕机、油菜籽收获机割台、畜禽绿色养殖仪、猪场栏养组合设备、农用取水机、卷帘机、加温炉、配套动力小于2.2千瓦的双辊耕整机、机滚船剔出了补贴范围,增加了耕滚船、25cm行距的水稻插秧机、棉花收获机、小型碾米加工组合机、潜水泵、喷灌机、固液分离机等7个品目机具。
红网:对两件事情我有些疑问,一是县市区对小机具的取舍是否会造成对不同企业的取舍?二是湖南省增减品目的依据是什么?
王罗方:你很敏锐。第一个问题,我们只允许县市区取舍某些品目的机具,而不允许取舍生产企业,这样可以防止出现对企业的偏爱或歧视。第二个问题,增减品目的依据有两条:一是农业部发布的补贴机具种类范围,二是我省实际情况。我们选择的是我省农业生产急需、农民需求量大的品目。将我省农民历年很少购买的、不利节能降耗的、单机测算补贴额低于300元的机具剔出了补贴范围。当然,还是保留了少数几种补贴额低于300元的小微农机,属于我省农业生产急需,且确具科技创新的农机产品。
红网:2013年购机补贴标准是如何确定的?
王罗方:我们实行的是定额补贴,即同一种类、同一档次农机具在我省实行统一的补贴标准。通用类农机产品最高补贴额由农业部统一确定;非通用类农机产品补贴额,按不超过近三年平均销售价格的30%测算,比照相邻省份确定。对我省重点推广的水稻育插秧机械产品,血防区维持50%。所有机具单机补贴额最高为5万元。
红网:有的补贴不超过30%,有的补贴50%,那么和“所有机具单机补贴额最高为5万元”这条规定是否相互矛盾?
王罗方:这两条看似矛盾,实际并不矛盾。它是因补贴资金有限作出的一个限高规定,这几年一直是这样前后相连整体提出的。可能有人购买大型农机具时希望去掉这个限高杠杠。但是补贴资金有限,只能设上限。5万元这个上限其实已经坚持了好几年,一直没有变。
购机补贴对象微调范围扩大
红网:2013年购机补贴对象有变化吗?
王罗方:作了点微调,以往规定的补贴对象包括“直接从事农机作业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今年将“直接”两字删除了,主要是考虑部分种养殖合作社并不直接从事农机作业,但购买使用补贴范围内的农机产品,应予补贴。
对水稻机插秧机具购置补贴实行普惠制
红网:2013年购机补贴实施方案中提到“满足全省所有农民水稻机插秧机具购置补贴需求”,如何理解?
王罗方:“满足全省所有农民水稻机插秧机具购置补贴需求”的意思就是对水稻机插秧机具购置补贴实行普惠制。
水稻机插是制约我省水稻全程机械化的短板,2012年仅为10%,离全国30%的平均水平还有一段很大的差距。这两年是我省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的关键期,今年计划推广插秧机8000台以上,机插面积突破1000万亩。“满足全省所有农民水稻机插秧机具购置补贴需求”是对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强有力的政策推手。
红网:2013年购机补贴信息公开方面有哪些举措?
王罗方:为推进购机补贴政策信息公开,我省制定了《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信息公开管理制度》,将信息公开列入绩效管理考核内容,按季度抽查并通报抽查结果。同时完善了湖南省农机购置补贴信息专网,将补贴政策、补贴品目、图片、标准、资金结算进度等全部上网。我们还要求县级农机部门把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情况列入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目录,及时公布资金实施进度以及所有购机户的相关信息。
红网:全价购机之后,农民购买大型机具的筹资压力加大,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王罗方:去年我们与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银行签订了《农业机械购置合作框架协议》,近期将就信贷支持农民和农机服务组织购置农机具的工作联合下发文件,对符合贷款条件的购机农户采取联保、机具抵押等方式,在购机金额50%以内给予贷款支持,并享受利率优惠。
对违规违纪绝不心慈手软
红网:实施一项政策,廉政风险防控是要重点考虑的内容之一,我省有什么新的措施呢?
王罗方:我省一直高度重视廉政风险防控,采取了一系列过硬的防控措施,效果不错。今年我省进一步加大了廉政风险防控力度,把“加强实施监管和廉政风险防控”作为落实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硬要求,要求各级深入开展警示教育,排查廉政风险点,并邀请纪检监察部门全程参与。同时还建立了补贴信息备案制,定期将补贴信息报同级纠风办、减负办备案,确保补贴政策规范廉洁实施。对可能出现的违规违纪的人和事,我局党组的态度是,决不护短,决不心慈手软,决不搞下不为例,发现一起,严查一起。
红网:如何强化对农机生产和销售企业的监管?
王罗方:农机生产企业和销售是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的重要参与者,其经营行为直接关系到农机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为强化监管力度,2012年,农业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经营行为的通知》,我省出台了《湖南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监督管理办法》;今年,我省又专门印发了《湖南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产品经销商监督管理办法》,并已建立了“黑名单”制度。我们将按照有关规定,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对违法违规操作的,及时列入“黑名单”并予公布,被列入黑名单的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永久不得参与补贴产品经销;对违法违规操作的生产企业,及时取消其产品补贴资格;性质恶劣的,建议工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红网:您对力推购机补贴改革最深的体会是什么?
王罗方:任何一项制度,任何一个办法,都不可能十全十美,都要靠人去执行,也需要依靠人去发现问题并加以完善。人不行,再好的制度再好的政策都会出问题,而且出了问题纠不过来,改不到位;人过硬,即使制度和政策有点瑕疵,也会执行出好的结果,而且会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完善的地方。这就是常讲的干部素质和执行力问题。为了这个事,我们从去年初开始,也就是从改革购机补贴办法开始,就在全省农机系统扎扎实实开展了行风建设主题活动,抓制度规范,抓廉政教育,抓作风建设,抓素质提升,效果不错,保障了改革的成功。今年,我们还在继续下劲抓,以不断提高干部队素质和执行力,为农机事业快速健康发展夯实基础。这就是我最深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