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步伐,推进粮食稳产增产,4月27日,省农业厅、省农机局在天门华丰农机专业合作社召开全省中(晚)稻集中育秧技术培训会。全省水稻生产大县(市)农业局种植业科专家、农机局分管领导及部分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共百余人参加了培训。
培训会上,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了市华丰农机专业合作社水稻育秧生产线操作演示现场,参观了合作社各类机械和育秧大棚,听取了技术人员对水稻机械化生产的技术讲解。国家农业部农机化司生产管理处处长李斯华、省农业厅种植业处处长肖长惜、省农机局副局长周立明等分别就如何落实全国、全省粮食机械化生产要求、开展水稻集中育秧和机插秧工作作了指导并提出了意见和要求。天门市政府副市长雷华在培训会上致辞。
据介绍,水稻集中育秧,是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的技术要求,由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组织或种粮大户对粮食浸种催芽、整地播种、培育管理等环节实行统一操作的育秧模式,可有效节省秧田、种子、劳力和投入,规避气候风险,保障秧苗质量、增加产量。2006年以来,天门市连续7年扎实开展了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市农业局、市农机局组织专家组下村“培训到机,指导到田”;通过现场演示“推”、典型示范“带”、加强培训“促”,项目支持“扶”、政企合作“助”,让更多农民熟练掌握了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
为确保粮食生产“十连增”,今年以来,天门市农业局和农机局密切配合,大力培训、推广了水稻集中育秧技术。现已建设集中育秧基地407个,其中大型育秧工厂1个、中型育秧基地5个、小型育秧基地67个,微型育秧基地334个,育秧面积1805亩。
目前,全省早稻已进入机插的收尾阶段,需抢抓时间开展中(晚)稻育苗,为实现粮食生产“10年增”目标奠定基础。据天门市农业局、农机局的调查显示,采用集中育秧和机插秧技术,水稻单产可增加100斤以上。由于大力推进这项技术工程,2013年,该市早稻机插秧面积增加4.5万亩,达到了21.5万亩,这也推进了当地水稻种植由单季向双季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