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县:五措施推进水稻机械化生产工作

作者:作者:何忠 来源:潼南农机推广站 本站发布时间:2013年05月02日

    为进一步稳定和发展我县粮食生产,努力提高全县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促进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今年,我县加大投入,落实措施,出台方案,以推进水稻机械化育插秧补贴试点工作有序开展,确保机育插秧任务圆满完成。

    一是分解落实目标任务。按市级部门要求,提早出台水稻机械化育插秧作业补贴试点方案,出台惠农补贴政策,按机插秧作业面积给予30元/亩的作业补贴,向各镇(街)下达了作业补贴试点及推广任务,并将此项工作列为对各镇街的目标考核。

    二是集中打造示范点。通过在崇龛、梓潼、桂林、塘坝等地建立了规模连片的示范点,示范区内实现水稻生产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科技化、规范化,以示范带动全县机插秧工作。在严重干旱的春耕生产环境下,指导百姓充分运用提灌设施或小型提灌机械作好保水蓄水工作,全面铺开机械化春耕生产。首次在崇龛镇临江村建立“工厂化育秧大棚”,梯次向农机大户、种粮大户的供应机插秧秧苗,以保障全县春耕生产机插秧工作有序开展。

    三是加大培训力度。水稻机插的关键在育秧和插秧环节。为让各镇街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充分掌握该技术,县农委于4月9日在梓潼新生村召开了水稻机育插秧培训现场会。4月-5月期间,在崇龛临江村、梓潼新生村、桂林胡家村等地开展了水稻机插秧的机手培训会,通过现场观摩、亲身体验,机手们学习和掌握了机插秧的育秧方法及两行、四行、六行插秧机的操作技能。并鼓励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以服务为根本,扩大育插秧规模,以满足我县机插秧需求。

    四是加大设备投入。目前,我县小型插秧机拥有量300多台,主要服务于小规模生产面积的种粮大户。为保障水稻机械化生产任务顺利完成,拓宽水稻机械化生产范围,辐射示范区周边镇街,县农委结合机插秧生长特点,重拳出击,增购6台高配置、高性能的6行乘座式插秧机。该机型功率强大,易于操作,熟练机手一人一机可完成50亩—70亩/天的机插任务,与人工插秧相比较,该款插秧机操作高效便捷,更省工、省时、省钱,深受农民朋友亲睐。

    五是强化技术指导。扎实做好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将农机与农艺更好的融合到一起。根据我县实际情况,农委相关技术部门探索出了推广机插秧的好办法、好路子,在耕、种、收环节实现全程机械化,“强+强合作”、“示范推进”、“社会化一条龙服务”等模式得到了广泛应用。我县梓潼金牛农机专业合作社、崇龛佳禾农机种植专业合作社、桂林巨牛农机专业合作社、崇龛临江粮油股份合作社作为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中的示范典型,在现代农业生产进程中成为广大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榜样和标竿。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