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农机显神威夏油大丰收油菜全程机收优势明显

作者:《荆州日报》 贺勇华 王平权 本站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2日
    记者昨从荆州市农业局获悉,日前,荆州市夏油收获工作完成,全市夏油实现增产增收。据农业部门预测,今年全市油菜收割面积达383万亩,比上年增加6万亩,总产1220万担,比上年增加106万担,单产每亩163公斤,比上年增加11公斤。
 
    今年,油菜从种植到收割,呈现出一个新特征: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据统计,2013年,我市机械直播油菜35.8万亩,机械收割面积达218万亩,占收割总面积的57%。和人工移栽、人工直播相比,全程机收优势明显。市农机办负责人为我们做了一个比较:人工移栽油菜密度2.57万株、单株有效角果数406个、理论单产每亩229公斤;人工直播油菜密度2.33万株、单株有效角果数147个、理论单产每亩214.3公斤;机械直播油菜密度1.59万株、单株有效角果数474个、理论单产每亩203.7公斤。“虽然亩产量稍低,但综合亩平成本要素,全程机械化综合效益是最高的。”
 
    油菜生产劳动强度大,成本高,效益并不明显,因此,机械化将成为今后生产的主流方向。各级农机部门在油菜机械化推广上作了有益尝试,全市油菜生产机械化工作卓有成效。
 
    成立专班加强技术指导
 
    各地组建以分管县(市、区)长负责、财政、农业、农机等单位参与的工作专班,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积极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
 
    以洪湖为例,在专班组的领导下,成立了以科教科、推广站、农业植保站技术人员及示范点所在乡镇的农机、农技人员组成的技术课题组,农机技术骨干负责对示范进行全程技术指导,植保技术人员负责有关农业技术指导,各乡镇农机、农技人员协助做好相关工作,确保人员精干、分工明确。
 
    广泛宣传提高认识
 
    机械化生产水平决定了油菜生产高度。各地采取多种形式,通过新闻媒体、走村访户,提高相关部门对机械化的重视,也让农民群众增加了认识。同时,各地积极出台油菜机收工作方案,使今年油菜机收顺利完成。
 
    充分依靠农机专业合作社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机械化工作主力军。各地由农机办组织、合作社参与,邀请农机经销商及技术人员,深入农户家中指导机械直播和机收技术,共商改进办法,提高农机作业水平。
 
    当然,我市油菜机械化推进工作尚存难题,主要表现为土地集中度不高、油菜资深适应机械化收获期较短等。市农机办负责人建议,在加大示范推广扶持力度的同时,油菜品种要进一步筛选和改良。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