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江安县桐梓镇金江村一大片稻田里,农机技术人员正在操作小型收割机进行收割作业,不到1小时,1亩水稻就收割完毕。原来这里正在举办全省丘陵山区水稻机械化收获推广演示会,一些感兴趣的观摩人员还在工作人员指导下,上机进行了试操作。
如今,在丘陵山区推广水稻机械化收割显得尤为重要。丘陵山区是我省水稻的主产区,但是,由于受耕作、自然条件和技术应用等影响,丘陵山区水稻收获主要还是依靠人工完成,机械化作业水平明显落后,已成为全省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的“短板”,影响到全省农机化水平的提升。“这种机器体积小、质量好、重量轻,操作简单,使用灵活,大田小田都去得到,一天可以收割10多亩,特别适应丘陵山区作业,很受农民朋友欢迎。”来自我省丘陵山区12个市州的农机部门人员,观看收割机操作后,对“农机化发展解决山区稻农的收割之难”有了更进一步的认同感。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虽然目前我省农机化发展呈现出速度加快、质量提升、作用强化的特征,但仍存在农机作业条件差、农机使用率不高、装备结构不合理、推动主体乏力等问题。特别是我省丘陵山区多,田块细碎化,普遍存在梯田多、田埂高、道路窄,不便农机作业。特别是田土之间“以埂代路”现象突出,田间机耕道通达率不足30%,限制了农机下田。这些“短板”,无疑给稻农增收带来了不小的困境。
“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已成为推动现代农业规模经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解决今后‘谁来种地、怎样种地’问题的战略抉择。”省农业厅副厅长牟锦毅表示,破解提高农机化水平已十分必要。
在全省丘陵山区水稻机械化收获推广演示会上,如何为农机“铺平道路”成为参会人员关注的焦点,一条条有针对的意见和建议也清晰起来。
———大力发展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整合农机资源,形成“一户购机、多户使用”的合作共用机制,培育以农机手为主的新型职业农民,推广机械化方式种地。
———建立农机农艺协作互动机制;建立农机农艺融合示范推广基地;建立农机产业联盟。
———重点向开展机插秧、油菜机收等关键、薄弱机械化环节生产的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发放农机作业补贴,调动农民使用农机的积极性,降低种粮大户、农机大户的经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