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时风用实干赢取未来

作者:《中国农机化导报》 作者:任树强  本站发布时间:2013年09月03日

    “时风时风,路路畅通”,在现在的中国,这是一句被亿万百姓所熟识的广告语。时风已经成为农用车产品的代名词,成为农村发展的一个缩影。

    从占地80亩、员工百余人、资产不足千万元的高唐县工具厂开始,短短20年的时间,时风集团已发展成为占地5000亩、员工3万人、总资产60亿元的国家特大型企业,堪称农机工业发展的奇迹。然而,在时风人看来,奇迹的发生并没有什么神奇,“实干”是他们唯一的密码。

    回首时风20年创业史,其发展中的每一步都洒满了时风人的汗水和智慧,而“实干”精神始终贯穿于时风发展的方方面面,它就像串起珍珠的那条线,串起时风发展的每一个瞬间。

    开拓奋进,用实干赢得社会认可

    时风在20世纪80年代选择三轮车这一产品时,就有人说,像这样一种低技术、低价格的所谓运输工具,在汽车工业已发展迅猛的当下,居然还能被生产出来,其生命肯定不会长久。针对这种偏见,刘义发董事长提出:有市场需求的产品就是好产品,老百姓需要的产品就是好产品。中国有8亿农民,农用车是农民致富最直接、最有效的运输工具,这是一个潜在的大市场。1年过后,企业生产红红火火;3年过去了,企业不仅还在生产,而且等着提货的车辆经常性造成交通堵塞;20年过去了,时风三轮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15年位居行业第一,超过1000万辆三轮汽车奔跑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帮助一大批农民走向致富的道路,为服务“三农”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时风单缸发动机、时风拖拉机产业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毅然进入的,以其新颖的产品设计、卓越的产品品质和周到的服务重拾市场信心,在上马当年就名列前矛,使全国亿万百姓记住了“时风制造”。

    1998年,几家大的农用车企业联合起来以“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为名,制定了行业自律价,同时认为时风集团存在低价倾销现象,要求行业协会对其进行处罚。但由国家相关部门组成的调查组进行实地调查后,肯定了时风不存在低价倾销,撤销了行业协会对时风的处罚。“自律价风波”是时风发展历史上一次大的考验,如果当初时风委屈求全,服从于行业自律价,时风就会丧失发展优势,就不会成为行业第一。

    刘义发董事长经常说,市场经济有情有义,因为市场经济最公平合理,所有企业可以公平参与竞争。正是因为顺应了市场规律,顺应了百姓需求,时风集团先后将三轮汽车、低速货车、单缸发动机等产品做成全国第一,集团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国家创新型企业”“山东省省长质量奖”“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等一系列荣誉。时风集团的发展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在中国农机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创新进取,用发展赢得社会尊重

    时风集团的前身是集体性质的高唐县工具厂,因为选准了农用车这个好产品,使濒临困境的企业获得新生。当时,农用车销量飞涨,市场供不应求。然而,初战告捷的喜悦很快被严峻的市场形势抹去,若不及时扩大生产规模,市场机遇将会失去。如果按照传统发展思路,立项、征地、搞基建,一是没有钱,二是等不起。在这种形势下,时风在县政府的支持下,开始了兼并联合之路。首先被兼并的是资不抵债的老国有企业高唐县机械厂,但兼并之路并不顺畅,阻力来自于双方思想上的困惑,有的人认为集体企业兼并国有企业是“小鱼吃大鱼”,被兼并企业的职工担心成为二等职工,兼并企业的职工担心背上包袱,得不偿失。在刘义发董事长的带领下,领导班子深入职工中做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分析利弊、设想前景,最后赢得了支持,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当年,农用车产销量获得了大幅度提升,销售收入、利税增长了一倍多。尝到了这一甜头的时风一发不可收拾,先后兼并了高唐县拖拉机站、县纺织配件厂,购买了县燃料公司废弃的贮料场,租赁了县老汽车站,1996年新建了总装厂,形成年产30万辆三轮汽车的能力,效益连年实现翻番增长。

    1998年以后,时风集团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先后建成了农用汽车产业园、农业装备产业园、化纤轮胎产业园、电动汽车产业园、热电产业园,构建起时风千亿产业发展的宽广平台。

    时风集团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20年来,时风集团累计生产整车1400万辆,按每辆车每年创造效益5000元计算,全国时风车用户每年可创造700亿元的效益,加快了城乡交流,缩小了城乡差距,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时风的3万名员工大多数来自农村,转移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累计发放工资40亿元,年人均收入达3万元以上,使数万个家庭过上了幸福生活。时风集团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投资1.6亿元建设时风高级中学,改善了就学条件,促进了当地教育事业发展。时风与全国3500多家供配、经销企业有着密切业务往来,其中本地供配厂家1000多家,每年采购额达24亿元,同时带动了本地商贸、餐饮、服装、运输、金融等服务业和流通业的发展,为地方经济的繁荣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转型升级,用实力撑起千亿产业崛起梦

    近年来,时风集团深刻地认识到,仅靠传统产业不足以支撑未来发展,要想未来大有作为,必须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战略新品。

    于是,时风集团在传统产业制造中提出走工艺装备“智能化、加工中心化、机器人化”的路子,大力度引进数控机床、激光切割机等先进设备,引进美国、日本等先进设备,建起行业最先进的铸造生产线,在冲压、焊接、总装等工艺广泛引进机器人,使传统产业产品质量保证能力大幅提升,使产品品质走在行业前面。

    时风集团按照汽车行业要求,高标准规划了产业园区,完善了冲压、焊接、涂装和总装四大工艺,结合市场需求,开发出全新汽车产品,在近年轻型汽车行业普遍下滑的形势下,时风轻型汽车持续增长,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发展电动汽车产业,时风寄予了厚望。时风的思路就是要制造老百姓买得起、用得起、国家战略可支撑的“人民汽车”。科技部的相关领导到时风调研时总结了一句话:“时风农用车解决的是农村生产现代化的问题,时风电动汽车解决的是农村生活现代化的问题。”山东省政府大力支持时风发展电动汽车产业,截至目前,时风电动汽车累计销售6万辆,受到了用户的普遍好评。

    时风农业装备产业符合时风制造优势,自2011年投产以来,产品以较大的优势赢得了农机部门认可,经销商争抢代理时风产品,用户纷纷抢购时风产品,2012年玉米收获机产销量达到8000台。今年以来,时风推出升级版、创新版和小三行玉米收获机系列产品,在河南、安徽、海南等省举行的产品演示会上,时风玉米收获机以优越的性能得到了与会领导和广大用户的广泛关注。

    时风集团总经理刘成强表示,有梦想可贵,坚持梦想更可贵,而把梦想变成现实的行动更加令人敬仰。尽管前进道路上仍然充满着艰难险阻,但3万名时风员工将义无反顾,永不退缩,继续传承特有的“实干”精神,为中国农机事业发展谱写新的篇章。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