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市:设施农业迅猛发展

作者:杭州农机信息网 本站发布时间:2013年09月22日

  设施农业属于高投入高产出,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它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使传统农业逐步摆脱自然的束缚,走向现代工厂化农业、环境安全型农业生产、无毒农业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农产品打破传统农业的季节性,实现农产品的反季节上市,进一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消费需求的有效方法。

   我市设施农业近5年来得到迅猛发展,目前全市已有各类大棚2万多亩,其中钢架大棚5000多亩,还有近百亩的连栋大棚,目前最现代化的玻璃/PC板连栋温室,也在我市落户。随着大棚的发展,配套的先进农业设施也都得到了广泛使用,使用最广的是滴灌,这也得益于我市自己就有生产滴灌设施的企业—新年滴灌,这样无论是采购还是安装及售后服务都非常的便利。所以不仅大棚设施里采用滴灌,在很多高山蔬菜基地及部分果园都采用了滴灌。而全市近500亩铁皮石斛的种植则全部都是钢架大棚。因为铁皮石斛是典型的高投资、高回报产业,尽管设施的使用相当先进,但在整个铁皮石斛的种植成本里,设施的比重依旧只占四分之一,而且设施是可重复使用,相比昂贵的种苗成本是微不足道。
 
    设施农业在我市出现的比较早,80年代末就有了草莓大棚,在90年代随着草莓种植迅猛发展,大棚面积得到了较快的增长,当时的大棚都是竹木结构。进入新世纪,钢架大棚逐渐在一些草莓精品基地里出现,钢架大棚和竹木大棚相比优势明显,无论从牢固度和田间操作的方便,以及棚内的空间都等各方面远超竹木大棚。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各个基地里钢架大棚逐渐的建立起来,通过使用得到了农民的认可。近5年来钢架大棚的发展,非常的迅速,不仅有各部门支持农业投入的项目,而且还有自我资金投入的。很多蔬菜种植大户、草莓种植大户都自己自筹资金把竹木大棚更换为钢架大棚。
 
  近5年来,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来的农业种植规模企业,如绿博、瑞德、倚天等都是上规模化的农业设施,钢架大棚、连栋大棚、滴灌、喷灌等都直接引入。都是数百亩连片的大棚,展现出一派现代农业的新形象。而起步较早传统草莓种植精品基地里,在全面实行了钢架大棚化以后,目前都拥有了自己的连栋大棚。而在杨村桥绪塘的草莓精品园里,去年已经建成了第一座玻璃/PC板连栋温室。而在一些育苗基地里,设施的建设更是称得上豪华,梅城的睦山农蓝莓育苗基地,寿昌陈村的优质种苗基地及航头东村的珍稀苗木基地,不仅使用的都是上万平方米的玻璃/PC板连栋温室,而且控温、控湿、通风设施一应俱全。每平米的造价都已接近于农村建房。

  设施农业是个综合概念,首先要有一个配套的技术体系做支撑,其次还必须能产生效益。这就要求设施设备、选用的品种和管理技术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设施农业是个新的生产技术体系,它采用必要的设施设备,同时选择适宜的品种和相应的栽培技术。我市重点引进推广了草莓、蔬菜、铁皮石斛等适合发展的品种,积极组织科技人员,结合高校、科研单位、龙头企业、示范基地,投资了大量人力和物力,提高设施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生产效益。无论是种草莓还是种蔬菜,一亩地的年产出基本都在15000左右,设施的投入当年就可以收回,所以一些农户为了操作更方便,节省劳力,提高产量都愿意自己投资更换钢架大棚。而种植铁皮石斛的每亩效益则可达数万元,这更是典型的高投入带来的高回报。
 
    随着农业精品化意识的加强,信息化设施也进入了我市的规模农业企业。在铁皮石斛种植园,草莓精品园,精品蔬菜种植园和规模粮食种植基地,都采用了物联网技术,对基地的生产实行了全监控,管理业引入了自动化。这预示着我市的设施农业,正在向更高的层次发展。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为了推广适应当地环境的设施栽培技术与装备。我市已逐步构建以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教育等单位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的设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并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电波等媒介和科技下乡、科技指导员开展技术服务,培养了大批学技术、懂技术、用技术的新型农民。
 
    由于政策的导向,在新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下,农业示范园区的大力推广及以家庭农场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济体的出现,必然会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而精品农业示范园、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这些农业经济体生产经营规模化,在获得经济效益的也会同时兼顾生态、环保等社会效益。他们相对农户经济实力强,更会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来提高产量和生产效率,以降低人力成本。所以在今后,设施农业还将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给我市的农户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新闻来源地址:

手机看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