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县:千台揉丝机补贴到户助推羊产业发展

作者:环县农机局 本站发布时间:2013年09月22日

  环县是一个草畜大县。千百年来,环县人民都有养羊的传统习惯,户均羊存栏量大多都在数十只以上,有的发展到成百上千只,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由于过度放牧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当地政府封山禁牧,号召农民舍饲圈养,农业机械成为不可或缺的发展动力。
    

             


  2013年,环县县委、县政府以1号文件出台了《加快优质肉羊产业发展的意见》,采取政策支持、资金扶持、科技服务等措施,大力实施“双百双万”工程,启动贷款养羊项目,为养羊户大量发放贴息贷款,支持千家万户养羊,目的就是要通过发展草畜产业让农民持续增收,争取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县农机局结合“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向养羊户倾斜,最大限度地满足饲草料加工机械的购置要求,得到广大养殖户的认可和好评。

    种草养羊,前提是必须做好饲草料青贮工作,而青贮作业离不开农机具。合道乡梁坪村是县农机局的“双联”对象,了解到该村农户种草面积大,养羊数量多,农机局专门为村里的养羊户补贴投放了37台揉丝机,帮助其解决饲草料加工困难。环城镇白草塬村世强养殖专业合作社与久丰农机专业合作社比邻而居,借助久丰合作社的饲料收获机、揉丝机、打捆机、包膜机等机具,仅用一周时间就将2个300立方的青贮窖贮满了玉米秸秆。合作社理事长刘世强感触颇深,他说:若用人工进行青贮,两个青贮窖大概需要1个多月时间才能贮满,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青贮季节性强,时间根本不允许这么做,是农业机械为解了燃眉之急。
        

             


  为进一步做好饲草青贮工作,大力发展草畜产业,环县使用补贴资金150万元,专门用于养羊大户和养羊合作社补贴投放各类饲草料加工机械。同时,县农机局积极争取市财政补贴资金65万元,其中30万元用于累加补贴饲草加工机械。

    尽管如此,由于补贴资金有限,难以满足全县1万多养殖户的购机需求,不少养殖户利用亲戚关系纷纷到周边县区购买补贴的饲草料加工机械,一些大型养殖户甚至到兰州和省外等地购买非补贴的揉丝机具。木钵镇六合碧养殖专业合作社为满足玉米秸秆青贮需求,从兰州购买3台9Z-30型青贮铡草机,每台价值6万多元,工作效率30吨/小时,有力地解决了饲草青贮问题;毛井、芦家湾等乡的很多养羊户都在临近的镇原、固原等县区购买饲草加工机械。为打破这种僧多粥少的窘困局面,确保全县饲草揉丝青贮的机械需求,县政府筹资500万元,用于购置饲草收获、揉丝加工机具和补贴农机作业费用。同时委派县农机局多方考察,从北京引进3台9265型自走式青贮收获机,采购了21套揉丝机、青贮圆捆机、圆捆包膜机及配套使用的牧草拉伸膜和青贮专用麻绳各450箱(卷)。由县农机局组织成立了3个青贮饲草收获作业服务队,每队有4名机手、1名饲草青贮技术员、1名农机技术员,配备1台9265型青贮收获机和2辆高箱体自卸式运草车,从8月20日开始,由南向北逐乡开展玉米秸秆带棒青贮收获作业。21套揉丝、打捆、包膜机全部配发到各乡镇,由乡政府统一调配,哪里需要揉丝青贮作业就调配的哪里,全力保障全县饲草青贮工作保质保量完成。

  据统计,全县2013年共投放、引进各类饲草收获、加工机械1105台,其中中央、市、县财政累加补贴购置871台,从周边县区及省外各地引进234台,已完成饲草青贮25万吨。预计到10月中旬,全县玉米秸秆及其他饲草料青贮工作将全面结束,青贮量将达到45万吨,能满足130万只优质肉羊的越冬饲草需求。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