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是防止秸秆焚烧,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举措,也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群众收入的重要手段。今年,咸阳市各县市区把秋季秸秆综合利用作为全年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工作的重点,立足实际,突出特点,狠抓落实,秸秆综合利用扎实有效,竞相发展。至9月27日,全市机械化收获玉米70.1万亩,机播45万亩,加工青贮饲草79.5万吨。
武功县以秦植专业合作社、东方农机合作社和新大农民饲草专业合作社为龙头,依托宝鸡蒙牛公司、现代牧业公司和杨凌科元公司等大型畜牧养殖企业采取“合作社(个体户)+基地+订单+农户”的模式,加工青贮秸秆饲草27万吨,带动全县玉米秸秆带棒青贮加工,延伸了农业产业发展链,有力的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兴平市在落实国家机具补贴政策的同时,市财政拿出60万元对秸秆综合利用示范田(点)建设、秸秆还田、饲草加工等进行补贴扶持,在示范田做到“统一收获、统一还田、统一施肥、统一播种”,使示范田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100%。同时,还重点扶持玉米秸秆饲草加工企业,合作社和大户,采取给大型养殖企业供草和自贮草相结合的办法,做大做强秸秆产业,不断创造新的增收亮点。
礼泉县加大对福田农机专业合作社、华跃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资金扶持力度,为5个大型养牛场、3个养牛专业村加工青贮秸秆饲草3万多吨。同时,还积极拓宽青秸秆外卖输出途径,提高秸秆利用率,增加农民群众收入。
渭城区加强对农机操作人员的培训,开展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操作技能、安全生产等培训会4场,培训500人次,不断提高机手操作水平和安全意识,为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安全保障。
泾阳县提早动手,积极推广适宜本地秸秆综合利用的青饲料收获机械、新型玉米收获机械和带状旋耕播种机等重点新机具和新技术。目前已推广玉米收获机械90台,秸秆青贮加工机械25台,硬茬播种机139台,完成玉米机收9万亩,秸秆带棒青贮加工37万吨。
秦都区从服务入手,组建5个三秋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现场为群众解决有关技术问题。并为秸秆综合利用专业合作社做好机具补贴、办公用房等保障服务,不断加快秸秆作为蘑菇生产基料的应用步伐,降低蘑菇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促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