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农机推广站按照省农机推广总站《关于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法知识竞赛的通知》要求,组织全体职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并要求每个职工都要参加农业技术推广法的知识竞赛。
起初对参加学法的知识竞赛还有抵触情绪,作为非法律工作者对法的一般认识:是只要知道有这个法,至多是某个法颁布时浏览一遍,用时再去查看。既然单位有要求,就把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与93颁布的对比着学,并做完知识竞赛题,再进一步像学课文那样思考:这法有哪些重要的新概念,颁此法的目的是什么?为实现此目标规定了哪些部门、哪些人,及其职责有哪些?为实现此目标有哪些保障措施?现在认为:与自己工作有关的法律要事先学,学好、学透,才能更好地依法科学地指导工作。这次学习搞清了一些基本概念,明确了工作目标和职责,了解了一些工作方法。
1.进一步明确了基本概念,明确概念可以提高思维效率,有效地指导工作。概念通过定义的内涵揭示其本质,通过定义的外延规定其范围。
“农业技术”是指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它包括八个方面。我们通常认为农业中的种植业技术是地道的农业技术,农业机械化技术是农机技术。通过学习明确了农业机械化和种植业技术一样分别都是农业技术之一。
“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从推广定义可明确试验、示范是推广,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活动也是推广,前者偏重实际,后者偏重理论,两者同等重要,互为补充。
“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是指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农委系列的农机是,林业、水利等部门也是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各部门有各自的农业技术推广职责,进行重大的农业技术推广时可以联合其它相关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共同进行。
2.农业技术推广应当遵循下列五项原则,可把其概括为目的、手段和方法,这样便于记忆,更有效地指导工作。
(1)把第(一)项,“有利于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概括为三农;把第(五)项,“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注重生态效益”概括为三效益,这两者都是目的。
(2)把(四)“公益性推广与经营性推广分类管理”作为推广的两种手段。
(3)把“(二)尊重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意愿;(三)因地制宜,经过试验、示范”,这两者都是指工作方法。
3.深入认识公益性职责,明确自己工作职责,做好工作预案,积极有效地工作。从公益性的七项职责看,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1)农业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农业公共信息和农业技术宣传教育、培训服务。
(2)农作物自然环境方面的病害的监测、预报和预防。
(3)防汛抗旱和水利建设的技术服务。其特点是农户或农业生产企业难以做到的(如水利、抗旱等),或带有普遍性由农户或农业生产企业做不经济,(病害监测、宣传教育、培训服务)或具有引进风险的(新技术推广引进)。农户或农业生产企业要做好的只是具体的农业生产作业和管理。
4.“重大农业技术的推广”应当列入国家和地方相关发展规划、计划,由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会同科学技术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相互配合,组织实施。像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因其牵涉方方面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该是“重大农业技术的推广”。农机上级部门下达这样的重大农业技术的推广任务,下级农机部门组织牵头,争取当地政府部门按照这条法律协调实施,与其它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共同进行。可见,农业技术推广法提供了推广方法,是方法论。
5.“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农业技术推广,实行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农业科研单位、有关学校、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群众性科技组织、农民技术人员等相结合的推广体系。理解这一条,推广农业技术应该联合什么组织,找哪些人推广,可以使推广更有效,效果更好。
作者:朱非平 单位:宁国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