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家岭上稻花香

作者:《湖北日报》记者 杨富春 通讯员 陈文萍 李明 吕根 本站发布时间:2013年10月05日

  隆平高科超级稻千亩示范田测产达860.3公斤,联想佳沃万亩蓝莓基地绿瀑般令人心醉,中国农谷农机跨区服务队驰援黑龙江水稻机收……

  金秋9月,行走在中国农谷核心区屈家岭,现代农业气息扑面而来,让人感慨这一战略推行两年来的巨变。

  手机操控种田

  隆平高科超级稻千亩示范基地,分布着220盏太阳能杀虫灯;每50亩田块间,架设了由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电力的360度旋转摄像头,监控稻田各个角落。

  每条田埂下5、10、15厘米深处,各埋2组探测针,测量土壤温度和湿度。稻田中央,设有一个数据采集站,大气温度、湿度、压力、风力、风向、日照、光辐射、雨量、田间墒情、病虫害尽在掌握中。

  屈家岭管理区农技推广中心农艺师邹余冬掏出手机调出相关数据,将分析结果给记者看,“采集器一旦发现数值达到预警标准时,会发送短信,提醒采取应急措施。”

  “传统农业依靠经验,智慧农业相信手段。”邹余冬说,今年示范田统一种植隆平高科超级稻,采用钵体摆秧新技术,秧苗移栽后没有返青期,而传统移栽法需一周后返青,这意味着新法成熟期缩短7天。

  “根据平台数据,专家判断插秧18天后必须晒田,这样每亩可少灌一次水。按一亩田需水100方计,就能节省10万方水。”邹余冬说,早晒田还能控制发蘖数,减少营养消耗,提高稻穗千粒重。

  “种一辈子水稻,都习惯一个月后晒田。接到晒田通知后,我还不信。”农工李绍红说,你看,早晒的稻田穗子明显要大些。

  如今,智慧农业正向全域荆门推广,中国农谷建设三大组团的“荆三角”区域60万亩“双低油菜”基地,正紧锣密鼓地筹建。

  联想佳沃的农业理想

  屈家岭管理区郭台队,连绵的低山丘陵间,一片青翠欲滴的蓝莓海洋,这里是联想控股佳沃有限公司的万亩蓝莓基地。

  农业是联想控股四大业务板块之一。佳沃公司将在屈家岭建2万亩蓝莓、猕猴桃基地,构建一个集种植、冷链、加工、物流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水果基地。“公司一期投资5亿至10亿元,并带动周边农户种植,形成10万亩种植规模,综合产值做到30亿元。”联想控股高级副总裁、佳沃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绍鹏说,佳沃要在农业生产技术、产业大军训练、信息系统和商业生态上全面领先。

  拥有3万亩黄桃基地的屈家岭,得到在香港上市的“亚洲果业”的青睐。亚洲果业联手屈家岭爱斯曼公司,5年内投入3亿元,建设湖北果业样板基地和水果加工企业,打造中国农谷首家上市农业公司。

  投资1.5亿元的湖北凯瑞百谷马铃薯科技园,将建成国内一流的马铃薯品种组培中心。以色列路特斯公司引入全球顶尖的以色列农业技术,建设高科技农业生态园。

  随着8位涉农院士专家工作站挂牌中国农谷,农业科技与工商资本结合,正汇聚成现代农业的强大力量。

  培养复合型职业农民

  9月24日,农机手武强国随着中国农谷农机跨区作业服务队,向3800公里外的黑龙江省建三江农垦局进发,50万亩丰收的水稻等着他们。

  作为屈家岭一名农工,武强国有3台插秧机、1台佳木斯收割机、1台东方红拖拉机、2台汽车,强大的装备令他承包的200亩地还不够“塞牙缝”,跨区作业成为增收途径。算上种田收益,武强国年收入40万元。

  “屈家岭有20万亩耕地、500多台农机,无论夏收还是秋收,3天就能收完。”屈家岭管理区农技推广中心主任郭垸成说,“全区常年跨区作业农机430多台,订单作业收入3000多万元,单机每季收入5万多元。”

  中国农谷机收队每年4月出征,从云南开始,先后转战广西、湖南。5月返回屈家岭收割小麦。之后,追随着次第成熟的稻香麦浪,一路北上,直抵东北辽阔的黑土地。

  为进一步培训机手技能,荆门市提出“年习一技”,重点培训农机技术人员4585人,机手74410人,掌握维修、育秧、田管等多项技术,成为复合型职业农民。

新闻来源地址: